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各个行业领域对于电能需求度不断提升,对于新时期电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可以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提升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效率,为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 配电网运行管理; 应用;
引言
全国各地都有电网配电线路的分布,随着电力系统的完善升级,更有必要做好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而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当中,既可以使配电网运行速度得到充分的提升,又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
1.电力系统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1.1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提升居民用电安全、舒适系数
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供电不足、供电质量下降等问题也频频发生。而实时监控、收集并分析数据,是自动化技术的独特特点。通过自动化技术,可有效解决供电不足、供电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降低用电风险。
1.2有利于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一个好的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通过引入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极大提高供电过程中的智能化,在供电过程中可以及时筛选出正常运行的配电线路和已经出现故障的配电线路,从而避免电能的浪费。另外,引入电力自动化系统后,可以增加补偿电容器,防止电线老化造成安全隐患。它可以在发生安全隐患时自动进行补偿,防止出现因为电源老化造成线路崩溃甚至引发火灾等情形,从而提高配电网供电过程的经济性。
2.电力自动化系统其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
2.1配电网运行相关数据的采集
配电网安全运行与众多环节和设备息息相关,一旦任一环节或设备出现问题,那么配电网安全运行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想要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将配电网中各环节和设备为对象进行严格的监测,并以监测结果的相关参数为参考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合理判断。数据采集和实施信息数据远程汇总和监测是配电自动化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对其予以应用可以将配电网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并监测,同时在获取到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将其发送至配电网运维管理调度部门,从而使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得以完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除了上述提到的电网运行数据监测和数据采集功能外,还能够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推动配电网各环节和各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从而为配电网运维管理部门的运行调配提供重要辅助。
2.2.技术管理
由于电力企业中的配电网络是一项十分巨大且繁杂的系统。为了进一步的增进该系统方面的运用成效,就需要实时的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来对其自身的技术与水平实施一定的改良与完善。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运用在配电网的运作以及管理中,不仅可以进一步的促进其系统方面的方案完善,还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以及新的装备来改良其流程、规范其操作以及增进其功效等。通过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对电网运作系统实施全方位的时时监察以及管理,还可以使其更为及时、快速、精准的发觉与解决其中的故障及问题,进而得以更为有效的提升配电网运作系统其管理方面的平稳性、安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时性功效。
2.3.强化配电网自我诊断技术,确保其保证供电顺利性
调查发现,通过强化配电网自我诊断技术,可有效提升供电效率,进一步减少故障排查、修理时间。实际管理中,可以通过配电信息远距离传送技术来处理数据,保证电力公司准确了解、记录故障问题,尽快修复、完善,确保供电顺利性。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通过配电网自我诊断技术实施监控,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从根源上节省人力以及物力的消耗。
2.4调度管理
在对配电网实施调度管理的进程里,需要电力的自动化系统对各种类型的问题以及故障实施迅速、精准的检测,并将其所获取的异常信息实时的传递给负责调度的工作人员,以便通过调度员对于异常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实施剖析,来更好的为故障制定更为恰当的处理方案。通过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来对配电网实施相应的运作管理,不仅能够大大缩短故障问题所产生的响应、检测以及排查时间,而且在增进问题故障抢修速率的同时,也可以在故障修复后及时的恢复供电,增进供电品质.
2.5面向对象的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配电网规划设计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开关、负荷、馈线和变压器需要遵循分层原则布设,不同区域内包括多个节点,构建多个馈线子网。结合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情况来看,单一馈线子网间无法实现通信,可以将不同的节点作为管理节点,实现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馈线子网中第一个子站中,设计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实现节点信息的高效存储和记录,切实提升馈线网络扩展线路,提升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水平.
2.6分布式小电流接地保护
推行分布式小电流接地保护方案,承载量大、准确度高,可以实现配电网电流负序分量分布情况全面掌控。依托于小波分析技术和负序电流突变量有效提升故障识别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几率,确保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此种保护方式优势突出,发展空间广阔,可以实现配电网系统的全面掌控,更为灵活应对不同环境带来的挑战,维护配电网系统稳定运行。
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注重增进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在配电网运行中的相关应用.
就电力企业实施电力能源的生产至传输到终端用户方面的电力能源消费而言,在此进程中必然会产生海量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数据,此些数据通常皆依靠于传统的计算机领域对于信息数据所实施的处理方法,不利于数据信息更为灵活的存储、搜集以及剖析运用,但是通过对于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以及解决此方面的问题,进而为电网运行供给更为有力的信息以及科学支撑。
3.2加强各个部门沟通和联系,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构建系统化工程。
充分契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前沿的技术手段,编制完善的方案分批操作。由于当前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对于供电网内部信息交互及设备环境要求较高,应该做好系统的灰尘、高低温、腐蚀、雷电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子设备,更好的满足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要求。另外,推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程控制功能,改善传统技术不足,提升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使用效率,维护个性化终端可靠性和稳定性。
3.3实事求是原则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种类繁多,而且由于现阶段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并不是自动化水平越高的电力自动化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就越好。需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让电力自动化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经历多年的成长与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方面在其配网运作中也获得了相应的运用以及大力发展。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前行的进程中,惟有持续地吸收以及获取新技术,并且把新技术充分地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施紧密结合,方可进一步有效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坚.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术,2020,37(02):248-249.
[2]刘志彬.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0(01):183.
[3]郭健羽,李欢.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4):162.
[4]张星.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135-136.
[5]高阳.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9,26(11):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