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属于我国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力生产过程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系统中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电力是我国的能源重要来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正常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安全生产问题突出、事故频发,而且面临社会用电负荷增大、电力企业开始转型。鉴于此,安全运行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安全运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电力系统属于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密切相关。电力企业要以地区用电负荷为基点,深化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确保电能输送安全与质量基础上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效益,满足地区用电需求,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中安全运行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中,我国电力系统日渐完善,社会整体生产力顺利提高,电力系统供应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电力系统安全以及稳定运行已被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同时,配输电系统高效运转以及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离不开电力系统中电网安全运行。针对这种情况,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中安全运行十分必要,能够深化电网运行各环节,科学处理电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控制电网运行中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利于确保传输电能质量,及时为地区经济发展输送所需的电能,有效满足用电需求。同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中安全运行可以保证地区供电以及用户用电安全,促使已有的电力资源得到科学配置以及应用,避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可以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以及维修成本,实现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电力企业利润空间的过程中使其走上健康、稳定、协调发展道路,能够实时推动我国新时期电力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缺乏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虽然目前针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管理人员还未能做到整体步伐一致,缺乏整体规划,各级人员沟通不畅,统筹整体的安全管理体系缺失。
2.2 安全责任落实不清晰
目前,电力系统中很多单位已经制定了很多安全生产的制度,但是很多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具体责任分工模糊。电力系统庞大,很多生产管理人员忙于事务工作,对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案研究不透彻,只能浮于对作业人员的开会式培训,没有实质性操作训练培训。
2.3 工作管控不全面
大部分电力系统忽视平时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容易极小的疏忽导致大规模的安全问题发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轻视对规章制度的关注,问题监测记载和备档速度较慢。
2.4 安全意识薄弱
一些电力生产企业由于资金限制,缺乏完备的设施,作业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生产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在对安全工具操作时,缺乏相应的规范要求,错用乱用安全工具,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绝大多数电力生产管理部门经常是出现事故后才找事故原因,不能在事故发生前进行排查、制定预防措施,这是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的表现,例如,电力企业虽然定期的对线路、设备进行检修,但是没有建立设备缺陷档案,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了解,检修侧重点不明确。
3 安全运行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安全运行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明确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安全运行现状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现状采取措施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电力系统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3.1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以及电网管理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管理人员,因而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实际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可采用以下措施:全面的、分时间段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不断地提高所有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基础培训教育以及重点性的培训教育。在培训前需要让所有管理人员明白培训教育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教育促进每一位管理人员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意识、提高日常业务能力、促进日常工作中的风险识别能力;电网安全运行中强调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需要保证全面性。只有在整个管理阶段、全面性的做好风险管理,才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尤其是在风险评估方面,要求所有参与电力生产管理的员工均应根据自身的职责积极参与,而不再单纯的依靠专家、学者识别风险,强调全员参与。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以及全员参与方面保证风险管理中的全面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建立企业独有的风险控制理念,电力企业在安全运行过程中采用风险控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理念,根据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风险控制理念,在该风险控制理念中,统一标准下产生组织架构,进而形成风险文化,借助监督评价,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依次循环,不断完善。控制理念中制定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战略目标,根据风险战略目标,通过风险监控、全程风险监控、在线监控以及借助风险管理工具等从风险管理方面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3.2 强化对本质安全的全面管理
安全管理中明确本质安全是保证安全管理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在本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注重管理的全面性,根据电力安全生产中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架,在本质安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需要从本职安全理论体系、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人本文化、本质安全人才队伍以及本质安全网络智库等方面完善建设。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重本质安全能力的提升,主要的本质安全理论创新能力、本职安全组织运作能力、本质安全学习创造能力、本质安全班组建设能力、本质安全人员管理能力等。这些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能够帮助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深入了解本质安全,进而在电网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运行中按照本质安全的要求进行电网管理,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
3.3 改革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
针对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需要改革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上进行升级,引入先进的“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从而去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在企业中充分地发挥效用。改革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领导层的支持,结合市场的形式,依据成功的电力企业所采用的电力安全生产模式,从而去打造适合自身企业应用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确保给社会提供持续不间断的电能输送。
3.4 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
为提高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需要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从而去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其具备先进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知识,并且拥有专业的电力生产技术,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电力生产提供有效的指导,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并且针对企业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能够有效地规避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从而去提高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冯光林.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南方农机,2016,(1):84+87.
[2]徐建.浅析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6,15(33):132~135.
[3]钮彬.浅谈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估与电网安全运行融合技术[J].通讯世界,2016,(2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