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讲,锅炉装置构成了火电厂不可或缺的关键设施。火电厂锅炉如果经过持续与长期的运行,则会导致锅炉设备固有的某些性能受到减损,甚至还可能造成电厂锅炉停运。因此在目前的现状下,火力发电厂需要做到明确锅炉运行的根本原理,并且还应当结合火电厂现有的锅炉运行状况,进而给出优化电厂锅炉运行的途径与方式。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措施
引言
锅炉整体构造的角度而言,火电厂锅炉主要应当包含辅助性的锅炉运行设备以及锅炉本体设备。锅炉设施在具体运行时,热能主要产生于燃煤原料。在受热面的作用下,迅速升高的锅炉水温将会导致水蒸气的生成。由此可见,发电装置赖以正常运转的关键动力就在于锅炉对其提供蒸汽动能。为此,火电厂对于内部现有的各种锅炉装置都应当逐步予以改进优化,通过优化锅炉性能的措施来保障电厂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1、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控制出现的问题
首先,锅炉本身的传热效能将会受到运行时长导致的影响。经过长期的锅炉持续运行后,较多的污垢将会沉积于锅炉内部的水冷壁管,进而阻碍了锅炉整体传热效率的优化。在情况严重时,锅炉机组还可能呈现迅速升高的煤炭消耗与电能消耗,并且造成显著降低的锅炉机组效率。另外在某些情况下,火电厂如果突然改变了原有的煤炭材料种类,那么与之有关的锅炉参数也会产生显著改变。由此可见,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锅炉本体的传热效能产生波动。其次,某些锅炉装置现有的运行参数未能符合标准。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火电厂未能做到及时更新现有的电厂锅炉设施,因此造成迅速降低的锅炉装置稳定性。并且从锅炉参数设计的角度来讲,锅炉目前的各项运行参数还可能受到调峰力度以及外界负荷改变造成的显著影响。火电厂如果未能做到及时更换现有的电厂锅炉设施,或者怠于进行定期性的锅炉设施检修,那么装置运行参数将会偏离相应的锅炉安全运行指标。第三,频繁改变的锅炉煤质状态。从现状来看,火电厂现有的某些锅炉设施之所以很难达到最基本的经济指标以及安全运行指标,其中关键根源就在于较大的煤种偏差影响。火电厂对于现有的燃煤种类如果不断进行更改,则会造成电厂锅炉具有较差的燃烧适应性。某些电厂锅炉由于受到劣质燃煤给其带来的影响,则会呈现迅速升高的设备磨损率以及煤炭燃尽率。并且,运用劣质煤炭还会造成相对较大的烟气与炉渣处理难度,以至于整个锅炉机组无法保证最基本的运行稳定,或者出现较高的机组耗能现象。
2、探析锅炉运行管理措施
2.1强化锅炉运行控制的管理意识
在传统火电厂中,较为重视设备维修和电厂建设,而忽视了对设备的保养以及电厂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锅炉运行中故障频发。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火电厂设备运行部门应该提高自身的发展和管理意识,务必提高对发电厂的管理和控制,树立预防性维修理念,才能够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锅炉运行速度,保证电厂锅炉的运行质量。
2.2锅炉操作人员要责任到位
人作为火电厂的主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锅炉运行安全。一名合格的锅炉操作人员,应具备热力设备的原理知识,并且对锅炉内部的结构进行掌握,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故障进行预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迅速解决。锅炉的操作和运行规则要熟悉掌握,对锅炉的辅机启动和操作要熟悉,有效控制锅炉的缺陷,并且能够维修锅炉出现的故障,熟悉故障排出流程,并且做好维修记录。通过对人员技术的培训,可以有效地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2.3建立健全锅炉运行控制管理体系
提高对锅炉运行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在遵循国家管理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找我锅炉运行管理体系,并及时做出调整。并对锅炉的管理体系做出合理调整,针对锅炉型号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进而实现锅炉运行效率的目的。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若出现操作失误等情况时,就会对锅炉运行造成不可磨灭的后果,因此,在选择锅炉操作人员时,应对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其自身条件,分配到相应的锅炉运行管理体系中来,以此达到锅炉的有效运行。为了保证锅炉的运行,必须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的职能,进一步规范管理细则,确保责任到人。
可以把绩效考核带入到锅炉管理体系中来,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把考核测评运用到锅炉运行中,以此达到更好的运行效率,针对考评结果对人员进行奖惩,以此来提高锅炉管理水平。
3、做好火电厂锅炉故障预防工作
3.1锅炉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火电厂热能主要来源于锅炉,在正常运行中锅炉也应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及时有效的预防故障的发生。锅炉在运行中,操作流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确保操作人员的正规操作,并且操作人员要对运行中的锅炉进行水位检查,确保水位在规定范围内,锅炉内的温度也应进行检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确保锅炉操作的安全性。
3.2优化锅炉的热损耗锅炉燃烧过程
如果伴有较高比例的热量损耗,则会造成偏高的锅炉能量消耗,甚至还可能引发锅炉燃烧污染。在此前提下,作为现阶段的火电厂尤其需要运用科学手段来优化锅炉装置现有的各项热损指标,如此才能保证稳定并且安全的锅炉运行效果。反之,锅炉热损指标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降低,那么火力发电厂对此将会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并且,过高的锅炉热损还会造成超标的火电厂污染,对于此种现状亟待予以优化改进。具体在优化各项相应的锅炉热损指标时,技术人员需要做到全面着眼于送风量、煤粉细度、锅炉排烟损耗及其他相关指标。这是由于,锅炉燃烧效率较大程度上决定于排烟损失。为了保证整个锅炉机组能够达到最大化的机组经济效益以及锅炉燃烧效率,那么关键举措就在于改善现有的空气系数。对于煤粉在送入锅炉以前,应当对其予以反复的查看,确保其符合特定的煤粉细度指标,避免锅炉本体受到煤粉的磨损。
3.3锅炉要定期地检修保养
要定期对锅炉进行保养,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清洁工作。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对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检查,每天都例行检查要认真,保持锅炉的清洁性,以防由于管道堵塞,保持良好的通风,进而提高热能转换率。鼓风系统、管路和阀门的检查工作必不可少,在发现漏风、漏水、漏气的情况时,及时处理。锅炉在保养过程中,做好排污工作,滑动部位,要用润滑剂进行保养。锅炉的燃烧管道的定期检查也必不可少,对于松动的部位,要及时固定。每年停炉保养时,可根据天气选择湿法或干法进行保养,有效防范故障的发生。
3.4关于优化现有的锅炉运行方式
实质上,锅炉运行方式决定于较多的锅炉燃烧因素,其中典型因素就在于煤质因素。锅炉燃烧效率在根本上决定于煤质的改变,并且锅炉温度分布以及燃烧参数都可能直接影响现阶段的锅炉运行方式。在此前提下,火电厂需要做到运用灵活措施来适当改变目前现存的锅炉运行方式,同时还要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制粉系统的内部构造优化。因此作为技术人员而言,如果要达到优化锅炉整体运行方式的目标,那么应当着眼于控制运行氧量、锅炉送风与煤质变化等各项基本指标。需要注意的是,锅炉制粉系统以及燃煤种类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关键在于灵活改变制粉系统现有的运行模式,如此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机组性能与机组燃煤消耗比例。
结束语
通过运用全面改进电厂锅炉目前各项运行指标的方式,应当能够体现最大化的锅炉运行实效,同时还能达到锅炉运行总体成本减少以及电厂资源有效节约的目标。因此在该领域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火电厂锅炉需要做到定期予以设备更新,同时也要尝试优化现有的各项锅炉运行指标。
参考文献
[1]佟辉.火电厂锅炉系统运行控制与故障预防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140.
[2]戚峥.火电锅炉运行控制与故障预防[J].今日科苑,2014(11):111.
[3]陈涛.浅谈火电厂锅炉运行控制与故障预防[J].科技风,2014(16):185.
[4]潘任伟.火电厂锅炉运行控制与故障预防[J].民营科技,201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