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是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延展。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客观世界中的物物相连,在智能家电、车载应用、远程医疗等行业都出现了它的身影。物联网技术在其他行业的成功应用,为电力行业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营销服务;应用
引言
在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改革的进程中,打破了以往供电公司政企结合的竖直化垄断式的经营形式。在售电市场得到进一步放开的过程中,使得售电环节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从而使得供电公司之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紧张。而在竞争中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应是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电力营销服务中心。
1简析电力营销服务的现状
第一,由以往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改变。在供电公司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从前的“电力紧张”渐渐的变成了“电力过剩”;以往的“卖方市场”也转变成了“买方市场”,所以供电公司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是否可以在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更好的增强市场比重的因素虽然多,而在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提供良好的服务。第二,客户进一步提高看对电力服务的相关要求。对于我国领先行业而言,无论是在服务体验上还是客户培育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创新,现阶段社会用电的客户对与服务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大部分电力客户所提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简单化,也就是说电力公司提供的服务应该通俗易懂方便操作与理解;第二点是便捷化,客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服务端口,不再像以往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等待上;第三点则是“愉悦性”,实现服务过程以及处理结果的可视性;第四,必须尊重客户的个人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第五,特殊人群需要使用特殊的处理方法,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第三,电力商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近些年的电力客户对于电力商品提出的要求已经不只是留在单纯的电力使用上,而是在基础性需求的基础实现电信息互动、智能家电管理以及资源合同管理等诸多方面。要想适应市场需求的改变,作为供电企业应从自身角度为着眼点,通过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加强电力商品质量,实现用电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做好公司的增值服务工作,以此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要求。
2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概念首先由比尔·盖茨于1995年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但在当时受到了无线网络、硬件和传感装置发展的限制。“物联网”这个名词是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提出。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将物联网称为“Internetofthings”,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的发展愿景,标志着物联网概念的真正兴起。实际上,物联网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它是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传感、识别、接入网、无线通信网、互联网、云计算、应用软件、智能控制技术等技术基础上的集成、提升、汇总和融合。
3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营销服务中的应用
3.1用电信息分析与信息互动
采集系统采集了大量的用户侧信息,对用电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可为电力用户提供多项服务。一是用电指导,在分时电价地区,通过显示不同时段电价的不同,指导用户养成在低谷时段用电的习惯,实现移峰填谷,从而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二是用电提醒,根据阶梯电价每档的电量,设置用电提醒,当家庭用电量超过设置的提醒数值时,智能交互终端会自动发出提醒,告知用户当前的用电情况,让家庭用电更具计划性。
3.2能效服务
能效服务需要大量的用户侧数据,采集系统的建设正是在智能电网的用电侧提供了高效、海量的数据基础。
根据大用户需求,依托采集系统功能,扩充采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构建向大用户内部用电设备延伸的采集平台,提供大用户内部的分项负荷监测,并结合能效数据管理平台,提供能效数据分析,实现大用户能耗监测、能效诊断、用户用能分析及优化、需求响应及节能项目管理、数据管理、节能减排指标管理等功能。
3.3电力市场分析
大量的用户侧数据为营销系统展开电力市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采集系统实现分地区、分供电单位、分线路、分行业、分用户及特性负荷定期用电量数据监测和分析功能,充分利用采集系统历史及信息化水平,开展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精准把握市场动向,为电力精准营销提供有力支撑。
3.4辅助电能质量监测与异常用电检测
一是通过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台区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定时监测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深入挖掘电能表掉电、全失压等事件记录与统计功能,辅助电能质量监测。二是通过智能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于整个供电网络的实时性的检测,对于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异常用电状况,在用电信息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能够显现出来,对于打击盗窃犯罪是十分有效的。
3.5故障抢修业务应用
故障抢修业务是体现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重要窗口,通过采集系统的功能可提升故障抢修服务的质量。充分应用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通过采集设备及计量装置断电信息推送服务,构建配网故障智能定位数据模型,提高故障判断和定位能力,提升故障抢修协同水平。
3.6充换电服务智能互动
采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V2G)等关键技术,研制一体化智能充电桩,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电网之间互动业务模型,实现客户、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动服务,支撑有序充换电、就近充换电、电池资产管理等互动应用,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社会化运营能力。
3.7智能家电集中管理
一是通过延伸至智能家电的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家用电器的用电量,记录每个电器的用电明细,多种图形方式展示耗能情况,筛选高耗能和节能产品,便于用户选择性、分时段地使用电器;并对家庭用能情况进行智能分析,指出家庭用能问题所在,并给出节电用能策略。二是在家庭安防上做贡献,通过在智能家电上设定瞬时电量阀值,一旦瞬时量超过阀值,实现短信报警功能,同时实现本地与远程控制,在极端情况下,启动自我保护功能,直接切断电源。
3.8分布式电源智能工程
利用协调控制、超短期发电预测、智能调度等新技术,构建分布式电源双向计量计费、上下网协调控制等模型,实现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和“源-网-荷”智能互动,支撑电费及补贴清算、运行状态在线监测、上下网智能调度与协调控制等互动应用,全方位提高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和服务水平。
结语
总的来讲,在文中提及的电力营销服务问题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中,能够看出电力行业引进物联网技术的必要性,有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也进一步拓宽了电力行业中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范围。随着物联网技术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联网产业的长足发展,也使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通信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源.物联网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3(4):63-65.
[2]何伟,马亮,孙滢涛,倪宏宇.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营销服务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18(S1):69-70.
[3]陈磊.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8(08):27-28.
[4]李云鹏,季晨宇,范国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用电侧移动营销系统设计[J].江苏电机工程,2015,34(0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