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厂发电机组电气设备的故障与维护 段鹏帅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期   作者:段鹏帅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能需求,电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厂数量也不断增多。在电厂发电运营过程中,应当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其需要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每一个电力设备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都是发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保障供电质量,应当加强对发电机组的维护和检修,实施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发电机组的而顺利运行.
        关键词:电厂发电机组;电气设备;故障;维护;
引言
        电力行业关乎社会民生,近年来电力行业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电气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在提升电力生产效益的同时,促使电力系统愈加复杂化。为了保证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是必然选择,及时解决电气设备故障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为电气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电厂发电机组维护检修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电厂发电机维护检修标准化管理十分有必要,其是保障发电机组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我国电厂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几方面:第一,发电机组维护检修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电厂发电本就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全面管理[1]。第二,有利于减少电厂发电机组维修检修费用。随着电厂的现代化发展,其已经逐步成为现代企业中的一员,不仅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提升社会效益,还要维护电厂自身的经济效益。电厂中的发电机组设备检修费用在电厂运营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为此,应当实施标准化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能源消耗,预防发电机组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为发电机组的设备的稳定运行奠定扎实基础。
2.电厂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2.1不重视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
        目前,大部分水力发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仅仅重视电能供应效率,却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质量抛之脑后,不仅导致电气设备的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还对其实际运行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匮乏,不够重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工作,只有在电气设备发生较大故障时才会对其进行维修,而针对部分细小的故障往往不予理会,更无法定期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这一工作现状导致电气设备的维修维护极为被动,不仅使设备运行过程中预防与控制问题的效率显著降低,还导致设备维修维护难度大大增加,最终使发电厂遭受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2.2复杂的电气设备调试方法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操作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熟练的操作。因为只有技术人员的功底深厚,才能解决安装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正确调试设备,而且能最大程度保障设备的安全性。简化电气设备的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整体错误纠正更加容易,并提高了智能水平。
        2.3电气故障及原因
        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线套管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气故障。线套管温度过高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是由于发电机底部的漏磁会导致电流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众所周知,由于漏磁会随着无功负荷的增加温而增加,因此当漏磁增加时就会增大电流产生的几率。除此以外,磁场涡流热量直接传递到线套管中也会导致线套管温度过高造成的电气故障。除了线套管温度过高引起的故障以外,大轴磁化与退磁故障也会导致电气故障的发生。大轴磁化会对轴瓦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是由于轴瓦会在电流作用下性能改变。电气故障产生的第三大原因就是转子连接故障。在发电机的正常运转中转子和发电机通过接触片相连,然而在发电机运转的时候往往会与转子之间的连接距离逐渐拉大,这就会导致由连接部位不能很好契合造成的摩擦力变大、摩擦情况加重,在摩擦加重的情况下接触片的形状就会改变进而导致阻碍发电机的运转。


        2.4设备维护工作深度不足
        电气设备在安全运行中,可能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加剧故障问题出现,具体包括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即便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安全意识薄弱,未能遵循相应标准和规范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影响到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工作人员检修和维护缺失,维护工作不断延后,故障问题持续累积恶化,增加后期的检修和维护难度,影响设备维护工作成效。此外,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涉及内容较广,系统性较强,在前期采购环节,采购人员过分关注设备采购,却忽视了设备性能和参数的了解。电气设备采购后,缺少配套的设备性能数据库,信息支撑不足,加剧问题出现频率,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3.电气设备的管理对策探析
        3.1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通过调查这些年来的电力需求,我们发现外部保护芯的老化现象特别严重,这就需要保证能源系统运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用电需求。此外,在平时维修和护理发电机时,维护人员应根据发电机本身的特征,做到定期清理,尤其是发电机的车身和底盘,要重点清理。另外,清理时不能在有灰尘和纸屑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机器,因为这样容易损坏机器本身,加快设备淘汰的过程,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3.2优化电气设备运行流程
        运行流程和环境对于电气设备运行安全影响较大,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故障问题,缩短电气设备使用寿命。合理的运行流程和运行环境,在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几率同时,还可以强化电气设备安全性能。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电气设备管理系统,优化设备运行环境和运行流程,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实时监控,降低故障几率,提升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水平。
        3.3电气故障预防措施
        电气故障的预防需要首先要从漏磁和涡流上下手,卡哇伊采用屏蔽导电的方式减少漏磁量然后在以提高电阻的方式来控制涡流。此外,还需要研究出大轴新材质并对轴瓦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就能减少故障的发生率。最后,做好转子的情节工作并控制好变阻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3.4注重细节
        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特别是配电箱,必须严格控制,这样可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当前的负载和照明正常运行,并确保控制柜中的组件处于良好状态。在实际工程安装中,设备的分配和分配箱的类型不同,因此必须仔细检查各个不同数量。为了确保总体建设水平,必须严格控制技术流程和操作程序,另外,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和设备操作时,员工必须根据图纸验证装配。安装小型设备时,不要使用轻巧的直拨设备。一是要防止防止变形和损坏,二是在安装设备之后,该设备要稳定运行还需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性测试。对于设备中的某些管道,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其变湿,无人认领的零件也应如此,并在潮湿的环境中对电气设备进行密封处理。
结束语
        为了保障发电机整体运行状态的顺畅与稳定电厂发电机的各个部位都需要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否则就无法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还有可能会造成加剧用电量消耗的情况。因此,作为电厂的维修人员要将预防措施落到实处,并对发电机进行及时的清洁、维护和监控。
参考文献
[1]鲁晓飞,陈林山.军事指挥系统中无线组网通信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04):32.
[2]王晓华.如何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J].价值工程,2020,39(04):83-85.
[3]王娟.电厂电气运行常见故障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01):112+84.
[4]吕智嘉.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措施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9,9(10):100-103.
[5]刘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9(26):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