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检修后油介损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 韩淑贞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3期   作者:韩淑贞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针对部分采用石蜡基油的老旧变压器检修后油介质损耗异常升高,且采用真空滤油方法无法处理的问题,对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异常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污染油进行了油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油中含有可溶性极性物质,且经热油循环后因油温升高导致可溶性极性物质的溶解能力增强,油介损值增大。根据原因分析,提出了采用油再生技术现场处理变压器油介损超标的方法,该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变压器;油介质损耗;油再生
        引言
        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主要反映油中泄漏电流引起的功率损失,对变压器油的劣化与污染程度很敏感。当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变压器绝缘性能下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影响油介损的因素较多,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电压频率。当电压频率过高时,则因电极的二次效应和试样放电,会造成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明显增大。②温度。介质损耗因数值会随试样加热及恒温时间不同而变化。③金属杂质。试样中含有微量可电离的杂质或胶体颗粒对介质损耗因数影响很大,因此,测量液体的介电特性对发现电离杂质很有价值。④水分。变压器油中含有较多水分、介损仪电极未洗净或没有被烘干等原因,都会使测试结果出现偏差。⑤样品存放时间较长。样品贮藏期间,长期暴露在强光下也会导致样品变质,使测试值增大。⑥微生物细菌影响。主要是在制造、安装和大修环节中侵入蚊虫、苍蝇及细菌类造成的。而且这些微小虫类、霉菌类、细菌类等大多生活在胶体特性都带有电荷,同样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使油的电导增大,从而导致油的介损值增大。
        1变压器油介损概述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变压器油会产生一定的极化损失和电导损失,统称为油的介质损耗,简称为油介损。油介损可以通过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即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来表示,可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变压器绝缘性的好坏,以及在电场、氧化和高温等的作用下变压器油的老化程度,反映出油中极性杂质以及带电胶体的污染程度。变压器油在变压器长期运行下,受到复杂运行环境因素以及氧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时可通过油介质损耗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准确反映变压器油的运行情况。
        2原因分析
        根据大修前后试验数据对比情况,该变压器主要存在大修后油介损值和绕组介损值偏大的问题,经过多次过滤处理后,油介损未有明显下降。变压器油介损tgδ可用下式表示:tgδ=1.8×1012γ/εf(1)其中:γ=Ae-Φ/kT(2)式中:γ为变压器油电导率;ε为介电常数;f为电场频率;A为常数,与液体性质有关;T为绝对温度;Φ为电导活化性能;k为玻尔兹曼常数。由式(1)、式(2)可看出,变压器油的介损主要与电导率有关,而影响电导率的外界因素为油中杂质和温度。变压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受潮、固体绝缘材料脱落、油箱焊接物脱落,以及油本身的化学变化,变压器油中会产生有机酸或蜡状物等杂质。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杂质解离为离子,使得电导率大大增加。取站内另一台运行年限、负荷情况相似的在运变压器油作为对照油样,对该大修变压器油中与对照油样中的6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比对,该大修变压器油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无异常,均低于对照油样的测试值,铁、铬两种元素的含量低于试剂空白值。对真空滤油机的滤芯进行外观检查,所使用的新、旧滤芯表面基本干净,未发现异常污染现象。对2只旧滤芯表层纤维进行取样,用酸浸泡16h后,对浸泡液进行灰化,用硝酸溶解、定容后测试金属元素含量。由表2中的测试结果可知,2只旧滤芯表层的6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500μg/g,未发现滤芯表层有金属颗粒残留。

从此次检修情况来看,油中水分、糠醛含量满足规程要求,可排除油中水分超标或老化的问题。另外,通过对变压器油中及滤芯中的金属元素分析,可知油中并未掺杂有强导电的金属离子。因此,结合变压器吊罩情况及真空滤油过程出现的问题,推断该变压器油中含有微米级可溶性的极性物质,这些极性物质可穿过真空滤油机的滤芯,导致变压器油介损值偏大,且在热油循环过程中因不同阶段的温度不同,变压器油对这些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进而使得油介损值呈现极不稳定的状态。更严重的是,经过多次热油循环,打破了污染物在变压器内部相对平衡的分布状态,污染了变压器器身,使得绕组泄露电流增大,绕组的介损值偏大。
        3正交试验方案的设计
        试验选取温度、金属杂质、水分三个影响因素。称取100g变压器油,温度选定80℃、90℃、100℃3个水平,这是根据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决定的。金属杂质选定Fe粉、Al粉和铜粉3种,加入量都为0.25g,在变压器油中分别加入0.5mL,1.5mL和2.5mL水。选定用L9(34)正交表,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定性判断影响油品介质损耗因数增高的主次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结果:根据水平极差R的大小,可以判断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其中某一因素的极差值R=(Kmax-Kmin),K为试验指标。极差R值越大,说明该因素在该试验中水平变化对指标影响越大,以此判断温度、水分和金属杂质三因素中,哪种因素对变压器油的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最大。极差法分析根据试验的结果,分析各因素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1)温度80℃的总介质损耗因数:T80℃=0.0180490℃的总介质损耗因数:T90℃=0.02045100℃的总介质损耗因数:T100℃=0.02169将上总介质损耗因数取平均值,分别得到:x80℃=T80℃/3=0.00601x90℃=T90℃/3=0.00681x100℃=T100℃/3=0.00723可见,100℃的介质损耗因数平均值最大,80℃的介质损耗因数平均值最小,极差R温度=0.00122。2)水分水分为0.5mL的总介质损耗因数是:T0.5mL=0.0203。水分为1.5mL的总介质损耗因数是:T1.5mL=0.0208。水分为2.5mL的总介质损耗因数是:T2.5mL=0.025。将上述总介质损耗因数取平均值,分别得到:x0.5mL=T0.5mL/3=0.00676x2.5mL=T2.5mL/3=0.00833x1.5mL=T1.5mL/3=0.00696可见,水分为2.5mL的总介质损耗因数最大,水分为0.5mL的总介质损耗因数最小,极差R=0.00157。3)金属杂质Fe总介质损耗因数:TFe=0.01893。Al的总介质损耗因数:TAl=0.02122。Cu的总介质损耗因数:TCu=0.02603。将上总介质损耗因数取平均值,分别得到:xFe=TFe/3=0.00631xCu=TCu/3=0.00707TAl=TAl/3=0.00868可见,Al的介质损耗因数平均值最大,Fe的介质损耗因数平均值最小,极差R金属杂质=0.00237。影响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升高的主要因素是金属杂质,其次是水分,温度影响最小。
        结语
        综上所述,各种杂质均会影响变压器油介损,在生产、安装等各个过程要防止杂质混入变压器油中。当变压器油介损值升高后,应使用真空过滤法、吸附过滤法、带吸附剂的吸附滤板法等方法使变压器油介损值恢复到合格范围。
        参考文献
        [1]谢毓城.电力变压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郭槐,白生军.环烷基油是变压器油的最佳选择[J].润滑油,1997,12(6):63-64.
        [3]徐嘉龙.变压器油介损增大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J].浙江电力,2002,24(3):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