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输电工作变得愈加复杂。输电线路具备输送电能的功能,专业性强且周期较短,存在较大的建设安全风险。本文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输电线路建设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针对性地指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此后输电线路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关键词:输电线路建设;安全;风险
引言
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多,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是保障供电质量的关键,但是因为近些年供电范围广泛,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多等特征,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要,强化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属于目前供电企业所重视的工作之一。对此,探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技术具备显著实践性意义。
1输电线路建设中的风险点分析
1.1基础施工阶段
主要风险有塌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1)塌方:在地质破碎、松软的地带开挖基础,容易造成塌方事故,如水田中基坑开挖、堆积层基坑开挖、地震后地震带基坑开挖等。(2)高处坠落:主要是基坑开挖超过2m时,人员从坑口坠落到坑底。(3)物体打击:从基坑上往坑底丢东西(包括材料、工器具等)都容易造成坑底作业人员受到物体打击伤害。(4)触电:基础施工阶段触电主要是施工临时用电、机械设备漏电。(5)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6)中毒、窒息:基础施工人员下基坑作业时,在有限空间内,人员遇有毒、有害气体。(7)火灾:施工时遇林区,现场产生明火,导致火灾事故发生。(8)爆炸:基础施工采用爆破作业时,产生爆炸伤害。
1.2组塔阶段
主要风险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1)高处坠落:人员登塔、作业、移动等过程中失去保护、手抓未固定的塔材、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等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高空乱丢螺栓、工器具、塔材等造成地面人员受伤。(3)机械伤害:主要是绞磨打滑(拉磨尾绳人员不够,少于2人;绞磨故障)以及流动式起重机组塔的机械伤害。(4)触电:主要是施工临时用电、机械设备漏电。
1.3导线架设阶段
主要风险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跨越公路时公路通行中断风险、跨越铁路时电铁停运风险、跨越电力线路时电网事故风险等。(1)高处坠落:人员登塔、移动等过程中失去保护、出线未用二道放线、附件作业未使用爬梯、金具串未按要求安装好及链条葫芦打滑等造成人员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高空乱丢螺栓、工器具、金具等造成地面人员受伤。(3)机械伤害:放线时张牵设备跑线,挂滑车、紧线时绞磨打滑。(4)触电:带电跨越施工时跑线、措施不到位导线滑落到带电线路上,停电作业未严格按要求停送电、挂接地线,误登带电线路杆塔,附件时比量绳掉落到下方带电线路上等。
2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2.1完善安全方案
提高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管理意识,制定一个完善且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案,形成对应的管理工作流程,从而保证管理能有效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故障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上的不足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导致性能下降出现故障;二是日常工作运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机械磨损或是腐蚀等从而出现故障。在制定管理方案时,要针对不同的缺陷,进行不同的分析,从而实施不同的方案。完善的管理方案能够节省时间,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做好安全技术方面的交底工作,每一项工程在施工之前都应当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技术的交底会议,并根据施工技术的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因素,将上述内容讲解给相关工作者,促使工作者提高操作的规范化,规避安全事故风险隐患的发生。对于现场安全检查工作而言,项目部方面应当有意识强化安全检查的力度,针对不同的工点做好安全检查,针对违规违章的作业行为应当严格查处,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相关文件规定内容进行处理。
2.2建立管理机制
由于对管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甚至没有建立起。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管理机制是首要任务,同时要有效实施,积极落实。在生产的工作过程中,所用的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数量繁多,种类丰富,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不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程度也不同。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分级,按照各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性进行逐一分级,建立分级的机制。同时对关键和重要的施工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分工明确,确保每个人的职责,健全奖惩机制,确保管理机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
2.3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在具体培训方面内容需要涉及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安全管理技术,尤其是设备的操作标准以及安全生产的规定。(2)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现场和相关工作岗位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同时注重规范操作的相关技术内容培训。(3)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预案内容。在安全教育中,需要做好日常管理与特殊性安全事故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工作人员能对一些易燃易爆、遗漏电等安全风险较高的设备进行操作或维护工作时需要及时做好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杜绝因工作经验丰富而导致盲目自信操作的现象。
2.4合理配备带电作业防护设施
2.4.1带电作业屏蔽服
在带电作业的过程当中,应用带电作业屏蔽服至关重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电场强度会严重伤害人体皮肤。相关研究表明,人体皮肤感知的电场强度为240kV/m。在带电作业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必须要配备完善的屏蔽服。屏蔽服主要以纤维材料和导体材料所制成的,穿着全套屏蔽服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电位屏蔽面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人体与强电流的有效隔离。在使用屏蔽服之前,应认真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确保质量达标。同时要认真检查屏蔽服的连接位置,确保电流传导安全。此外,在保管屏蔽服的过程当中,要将其放置于干燥位置,避免被破坏。
2.4.2静电防护服
在带电作业的过程当中会出现静电放电情况,这会严重增加电磁场强度,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基于此,通过应用静电防护服,能够有效隔离静电辐射,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头晕、恶心等现象。静电防护服主要是通过疏散静电,然后抑制静电放电,是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的重要举措。
2.4.3重视带电作业操作人员安全培训
工作人员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输电线路带电操作安全与否。当前我们发现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因此做好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当中,电力企业要充分重视起对带电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促使其掌握完善的安全操作技能,保障带电作业安全。与此同时,在安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从输电线路巡视和带电作业测量等方面入手,教育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来展开作业,掌握作业器具的检查维修以及操作等方面的技能,确保正确应用,在提高带电作业效率的同时,实现对带电作业的有效防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结束语
在输电线路建设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制定完善可行的安全施工原则,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计划,在保证施工现场检查力度的基础上,切实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效果,从而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建立完善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电力施工的智能化,促进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檀鑫.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4):118-119.
[2]鲍电.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建议[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03):50-51.
[3]杨力,曾盼盼.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的现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