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赵治桃
[导读]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将其有效融入到英语写作课堂上,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又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非常活跃,同时可以协助学生理顺和构思文章结构,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开发出更具实质性的内容叙述,使学生从英语写作中获取乐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 写作应用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所谓的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主题、一个观念出发,通过思维分支的形式,在主题的基础上引中出多个关键词。针对思维分支的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线条、不同代码、不同字体进行标识,切实地将图形和文字紧密结合,真正地实现思维可视化。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放射性思维是大脑思考方向、大脑思路直观的体现(谢文娟2016)。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单词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采取科学有效词汇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思维导图强调运用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词之前的联系,启发学生善于思考,以此来达到巩固掌握词汇的效果。
2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的优势
        2.1 提高学生词汇记忆效率
        英语的学习包括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每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但是,对于一门新的语言,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学习起来不知方法,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效果也微乎其微。但是,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找到新旧单词之前的联系,做到无缝连接,加深新学单词的映像。也可以运用词根、词缀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英语大量单词都是通过词根加上词缀变化而来的,掌握了一定的词根词缀就能够掌握单词的变化规律,面对新单词时就能找到相应的意思,学习起新单词时就能势如破竹,快速提升单词的记忆效率。
        2.2 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强调,在进行单词学习时,大脑中围绕我们的中心词呈现出一幅画,这幅画中不仅仅只有我们要学习的新单词也就是中心词,同时与我们新单词有联系的词也会采用线条的方式,根据它们与中心词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大脑中会呈现一幅清晰、简明的树状图,不仅仅帮助学生记住新单词,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记住与之相关的词汇。长期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忆单词,能够帮助学生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3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础,是基石,只有打好语言基础,才能建立起语言的墙堡。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只有地基打牢了,根基扎稳了,那么日后的英语学习就成竹在胸了。反之,词汇掌握不牢,数量不够,那么英语的学习就举步维艰了,长期下去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大大减低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及时采取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记忆单词的效率,通过联想、对比、比较等有趣的方式,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
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3.1行文逻辑
        文章是否具有逻辑性,重点关注时间关系词运用得是否准确。笔者引导学生按照以上评价要点,进行写作互评,让学生在互评中发现他人的错误,对照自身的错误,不断完善写作思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和学生一起分析了共性问题。例如,在前期讨论中,学生认识了“Tired as I was,I never felt so happy.”这个句子,大部分学生没有改变句子主语就直接运用,但是,作文主语是 we,就出现了上下文主语不一致问题。

此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了主语一致的写作要点,指导学生改变句子的主语,即“Tired as we were,we never felt so happy.”或者改变句子的结构,即“Though we were all very tired,we still felt very happy.”。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不断弥补写作缺陷,优化写作内容,提升写作质量。。    3.2进行总结评价,完善写作内容
        在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开展写作训练。当然,高中生英语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总结评价,明确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在反思、总结中不断优化写作内容,提升写作水平。当然,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远远比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知识记忆得更为长久。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写作互评,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例如,在 Tree Planting Day activities 写作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评。首先,指出互评要点。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互评,往往难以抓住问题要点,此时,教师需要明确指出互评要点,为学生指明方向。笔者设计了以下互评要点:(1)时态。时态是否是过去时。(2)语法。复杂句是否正确运用了语法。(3)细节错误。文章是否存在拼写、主谓一致。
        3. 3开展“头脑风暴”,进行词汇联想
        当学生明确了写作要求和写作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开展词汇联想,让其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有用的词汇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不能过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自由联想,尽可能地搜索有用的词汇、语法和句子。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我创新、自我学习的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韩燕琴 2016)。例如,在 Tree Planting Day activities 写作教学中,在学生明确了记叙文写作要素,即 when,where,who,what,how 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上五点出发进行“头脑风暴”。例如,在 how 词汇联想中,笔者这样做:首先,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planted a tree?What did you do in Tree Planting Day activities?How did you plant a tree? How many trees did you plant?”设计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回想自身的植树经历,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词汇联想,想出更多与植树有关的词汇和句子。其次,小组讨论。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上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挥思维潜能,进行自主联想。如学生结合时间顺序针对 how 联想出了以下词汇:removed the trees→dug the holes→watered thetrees→filled the hole with earth→planted more than300 trees。如此一来,学生就在“头脑风暴”过程中丰富了词汇量,掌握了行文逻辑,理清了时间顺序,可谓一举多得。最后,分享交流。笔者引导学生就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认识他人的看法,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如部分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用泥土把洞填平”这句话,通过交流分享,就可以习得 filled the hole with earth 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思维导在词汇的学习中,头脑中构建出简洁明了的单词框架,围绕中心词开展一系列的词汇索引使个个单词之间紧密联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小丽,管倖生.思维导图法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0,33(07):118-120.
        [2]陈丽华,张金良.基于概念图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初探——以“曲线运动”一章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85-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