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升中专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王荣花
[导读] 中专学生往往都是在中考中失败的学生,他们对于学习普遍缺乏兴趣
        摘要:中专学生往往都是在中考中失败的学生,他们对于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美术教学自然也面临着这难题。如果引导他们重新树立自信息,点燃对于美术学习的希望和动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显然是无法顺利达成上述目标的,必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中专美术教学的崭新局面。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中专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中专美术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最终就如何切实实现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中专的美术教学,提升中专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中专美术;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引言
影响中专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理念、方法的运用、评价的应用等都是主要的因素。事实上,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美术教师面临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极其严峻的挑战。因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为重要的是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升。由此可见,关于“提升中专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专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专美术的整体教学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和困境,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的话,势必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目前,中专美术教学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否和教师的理念有着莫大的联系,如果教师的理念先进,能够与时俱进,不仅仅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时代性,更为重要的是具备先进理念的教师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加具有创新性,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很多美术教师开始转变思想,开始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很多教师尚且没有真正完全适应角色的转变,这就影响到教学的顺利开展,制约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
中专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自主学习意识缺乏,这与他们一直以来的学习习惯有关。在中专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吃饭、睡觉、说话等不良现象,这都可以说明他们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 
作为教师,要扭转这种局面,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程度,关系到教学内容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得到实现。
        三、中专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分析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提升认识
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要充分认识到21世纪这样一个特殊时代赋予自己特殊的时代使命,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远远不够,还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一些思想和看法。有些学生的基础扎实,对于美术作品的见解更加深刻;但是,还有很少学生,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可能相对肤浅,甚至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更不能放弃他们,而是要鼓励他们,哪怕他们仅仅是从原来的不参与到现在的敢于发言,都是一种进步,教师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参与,引导他们建立信心。
(二)教师要创新方法,敢于突破
方法的运用得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作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比如在对《色彩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能直接就会提出什么是色彩?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等。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也许学生能够记住教师所说的要点,但是很难积极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这样创新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设计作品,然后将问题抛出“你都觉得哪一个作品的色彩最让你感觉舒服?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会认真去观察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个时候,他们经过对比和观察得出来的结论相对肤浅,但是这是学生自己对于色彩的初步认识,再配合教师的引导,就可以顺利实现知识的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画展式教学中提升效果
画展式教学是非常适合美术教学的一种模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邀请一些有名气或者富有特色的画家,通过预约,对其作品进行展览;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学校内部开展的竞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画一幅画,经过教师的挑选,进行展览等。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优势主要在于: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他们的审美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有效加强,获取了更为宝贵的成功体验。
但是,画展式教学不仅仅是对优秀作品的展览,是面向中专学生的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分批次,分层次进行画展。有的同学擅长素描,有的同学擅长水粉,有的学生擅长国画。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长进行画展式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展览和认可。另外就是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进行观摩,对于作品,学生的点评角度可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兴趣得到加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中专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虽然课堂教学效果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依然需要继续努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深入了解学生,成为学生求学路上真正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鼓励他们大胆参与,敢于想象。只有这样,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得到不断改善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才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丽帆.职业中专美术课堂开放性教学创新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4(15):22.
[2]孙耀.职业学校美术课堂开放性教学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69):55.
[3]苏兴华.对职业学校美术课堂开放性教学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33):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