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 总体设计
1、认知目标:(1)掌握生词“房子、大、个、房间、厨房、七、八、九、十”。(2)学生能准确区别量词“只、个”的用法, 并能组成别的数量词组; (3) 通过语法点的学习, 学生能用“很”、“不”、“有”完成课后练习;(4)学生能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型、词汇、语法,去商店 找到自己需要的大小的东西,第二天向全班汇报经过。
2、技能目标:(1)掌握句式“他家很大,他家有十个房间。我家不大,我家有五个房间。”;(2)学会写汉字“子、大、个、有”;(3)学会生母“j、q、x”的发音;(4)复习时听写生词, 错字不超过 5 个;(5)复习时口头回答问题或复述课文, 语音正确, 语法基本正确;(6)在教师引导下唱准小字一组 e1 和小字一组 g1;(7)对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旋律部分建立基本的印象。
3、情感目标: (1)学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传达自己需要的尺寸、选择商品等; (8) 接触简单的多声部合唱,感受音乐的美。
4、学习策略:(1)2 人一组, 根据购物清单选择商品的大小(参与、合作);(2)学生互相评论哪一组找到的大小最合适。(交流)
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副词“很”的用法
2、新出现的量词
3、数词一至十及其手势的学习教学方法/原则:
1.为学生创设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要素和能力的情境,通过问题和言语的引导,让学生在 情境中主动地发现语言规则,体验和感知使用条件, 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运用,获得语言能力, 让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中感受到学习汉语的成功和快乐。
2.“精选”重点的、必要的内容进行重点讲练,教学语言、行为简单明了,深入浅出、 有针对性,“以练代讲”——生词、语法教学尽量通过典型情景、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3.从复习旧课的语言点入手,引出新课内容,课堂教学按照“语法一生词一课文一拓 展练习” 的顺序,循序渐进,设计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充分展示学生主体性, 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4.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5.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具:教材录音带、词卡、衣服、鞋、图片、图片购物清单、音叉、PPT 等多媒
体课件。
教学时数:2 课时,共 90 分钟
组织教学(1 分钟)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用音乐回声(教师唱一句,生可重复唱很多次)打招呼:你好,音高:
,这里使用音叉(课程只要有音乐出现都会使用,之后不再做解释)
以保证无伴奏音乐音准。师生打招呼时可行礼,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仪式感。
复习旧课(6 分钟)
教师带学生唱上节课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伴奏),歌词:你的家在哪里?我家在北京/上海/香港,我有一/三/五只小狗,二/四/六只小猫咪。
”设计意图:用音乐带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用问答形式纠正学生发音, 最后引出新词:七。
导入新课(6 分钟)
师答:“我有七只小猫。”后,学生会对这个没听过的发音感到好奇,PPT 展示内容:七只小狗、八只小猫、九只小猫、十只小狗,师边翻页边唱“我有七只小狗,八只小猫咪、我有十只小狗,九只小猫咪
(这里“十”与“九”颠倒唱是因为“九”在汉语发音时语调偏低,与“只”连读发音短促,符合音阶中小字一组 e1 音调,“十”在汉语发音时语调偏高,符合音阶中小字二组 d2 音调)。”唱到数字时师做数字手势。
设计意图:因为数字是只要有认知能力的人,仅展示图片就可解释意思,用生词导入新课。
讲练新课(30 分钟)
1.师将 PPT 翻回“七”,领读,强调 q 的发音,与 x 发音作对比,边读边比七的手势,解释这是中国的七,读后师造句: “我有七只小狗。”生跟读。“八”、“九”、“十”教学方法同“七”, 注意在“九”发音时强调 j 的发音。
2.接着师可唱我的家在日喀则的第二乐段,突出强弱,让学生感受声音大小的对比,唱完可请同学上讲台在 PPT 上找到与声音小对应的小图标和声音大对应的大图标,教师展示“大”字,领读,注意与“爸”字发音作对比, 学生在音乐中就可以对比出“大”、“小”两个字意思的差别, 在“小”、“大”字前加“很”,师领读:“很大”、“很小”,复习“很好”,让生在其中找到规律:很+adj 表示程度。接着师展示图片,让学生造句:我有yi只很大的狗,我有一只很小的猫。接着师再次唱我的家在日
喀则的第二乐段,唱时请同学上讲台在 PPT 上找到与声音中等对应的中等图标,找到后教师展示“不大”,领读。
3.游戏:两人成组,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售货员持多张库存图片, 教师给每组顾客不同顺序写着:很大或很小或不大不小的购物清单,售货员不可以看清单,需要询问顾客每组商品需要很大或很小还是不大不小, 最先在商品中选到合适大小的组获胜,教师可奖励小礼品。
4.教师找出房子图片,展示“房子”一词 PPT,领读,并纠正轻声,接着PPT 展示房间图片,教师领读房间,纠正 j 的发音,PPT 在“房间”的词前出现“一个”,教师领读,再次复习“猫”——“小猫”——“一只小猫”
——“有一只小猫”——“我有一只小猫”,之后学习“房间”——“一个房间”,强调汉语量词的变化。
设计意图:1.用旧课引新课的方法,找到旧词与新词的共同点,用已知带未知;
2.带领学生在玩中学,在实际运用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布置作业(2 分钟)
画出你家的平面图,示例:
第二课时巩固练习/拓展活动/交际活动(40 分钟)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PPT 展示每个词的汉字+拼音+图片,教师先领读, 接着教师撤走每个词语的拼音,点名学生读,再撤去汉字只留图片请程度好一点的学生来读,最后教师把写有生词的八张卡片分给八位学生,教师随机说词,学生举起指定词汇。
2.检查上节课作业:《画出我的家》,请每位同学按照自己的作业说出:“我家有*个房间。”
3.教师在介绍房间时,将一个房间标注汉字加拼音:“厨房”,领读,最后PPT 展示第六课的所有生词,全班一起读,接着教师展示课文内容。读过后,教师随机指同学,按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家造句,接着教师提问:“** 家大吗?”再请同学回答。
4.最后,教师带同学一起学写生词,教师出示已排好序的生词与句子, 教师乱序读,学生写教师读的顺序的数字,为方便课文记忆,教师可沿用
《我的家在日喀则》伴奏唱课文,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精讲多练,加深记忆,因为课文简单,完全可以用词语组成类似于课文的句子。
教师先提问学生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再查漏补缺,点明重点。布置作业(2 分钟)
1、抄写生词五遍。
2、“采访你右边的同学,向全班介绍他的家。”(提示:国家、家人、动物、房间)示例:他叫李小龙,他是中国人,他家在香港,(展示照片)这是他爸爸,这是他妈妈,这是他姐姐,这是他哥哥,他有一只小猫,他家很大,有七个房间。
第三部分 教学后记
不足需要整改之处:
1.需要把练习增多,重点词汇要突出巩固,向学生强调点明重点;
2.作业布置不可以太难,最好给示例,留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有难度的作业可以 布置给班里程度好一点的学生;
3.注重词汇的实用性,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讲解词汇及句型。 教学创新之处:
1.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课文及词汇结合,突出中国特色,对初学汉语的人有很强的 吸引力, 在汉字中感受到中国音乐之美,在中国音乐中体味汉字的韵味。
2.结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柯达伊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学语言时不知不觉全身动起
来,增强课堂美感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