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魏刚
[导读] 为了培养出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做出贡献的人才
        摘要:为了培养出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做出贡献的人才,教育专家与学者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融入大量现代教育理论,使中等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都能成为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主要分析现代教育理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与原则,从而促进现代教育理论在职业教学中的不断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教育理论;职业教育;应用途径

一、现代教育理论的含义。
        现阶段,现代教育理化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全新教育设计思想,属于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点,通过现代化数据信息的网络功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计与资源,不断针对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展开优化的过程[1]。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利用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完成各种教育设计,以此完成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运用大量的多媒体与电视传播等多种网络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摆脱传统专业性教学的束缚,使中等职业教育朝向现代化不断发展。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与实际意义
(一)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首先,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教师在对学生展开现代化教育时,应该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同,将各种知识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其次,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必须具备先进性原则,利用比较先进与已经成熟的教育理念,针对现代教育理论展开有效指导。再次,利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原则,尤其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其网络功能在互联网中寻找一部分具有趣味性的视频与音频内容,以此丰富教学内容[2]。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实际意义
(1)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现代教育理念,帮助教师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与专业技能应用有效联系在一起来,为学生创建出真实的工作情境,模拟学生就业后的专业岗位,帮助教师将真实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还有各种工作任务变成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首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以此达到利用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专业性知识的教学目的。其次,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其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放在同一高度,做到手与脑的有效结合[2]。除此之外,在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信息资源,并且还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效融合在一起,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每一个专业不仅应该具备专业化实验室,还有拥有专业化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此为基础,把相应的教学信息资源和专业化教学进程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2)提升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将现代教育理论融入中等职业教育中后,可以帮助学习提升自身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为仅可以为理论知识打基础,还可以增加实践操作时的趣味性,使知识的传递不再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说,学生默默在听的传统面对面的灌输型学习模式,而是要将其变成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利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的将教学任务设计成为可以让学生主动参加的教学活动,以此为基础,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到活动中,还能够利用评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此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三、现代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建立起现代教育理论中心,以此构建出现代教育理论与专业技能比较强的师资队伍。在各个中等职业教育中应该依靠现有师资队伍在校内完成对现代教育理论有效利用与推广工作。现阶段,大部分教师都可以利用校内计算机网络系统参与教育理论研究中,并且以此为基础,利用科学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进行更好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将互联网与多媒体设备作为核心内容,以此促进中职教育与现代教育理论融为一体。其次,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其信息技术水平,并且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理论进程,就应该有专业性比较强、素质比较高的师资队伍。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内构立起现代教育理论中心,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论获得蓬勃发展的必经之路。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对外引进各个专业技术比较强人才的同时,在内部还构建了技术性能强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为了将现代教育理论更好地融入于中等职业教育中。
(二)构建参与性比较强的教学环境
        各地的中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起现代教育理论模式,才能够培养出素质比较高、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人才[3]。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出参与性比较强的教学环境。比如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建立起现代化的电子课堂、自动化阅览室与以及仿真试验室等,这些现代化设施已经随着科学技术与教学事业的有效融合,在我国各个中等职业学校中得到普及。现如今,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要拥有现代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对专业知识展开学习,还使学习时间与空间获得更大的扩展,利用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够使现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环境获得更好的提升。
(三)利用课件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首先,加强各个中等职业院校之间的有效交流,将自己的先进经验推广出去,并且还要看到其他院校的优点,并且对其展开学习,以此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而教学用课件可以帮助各个在中等职业院校完成这一夙愿。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各个院校不仅需要相互竞争,还应该做到相互学习、对外开放,而中等职业院校使用的教学课件专业性能比强,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其次,各个中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使自己拥有能够适当现代教育理论的优秀专业课件,以此完成教学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达到节省教师时间与精力的目的。通过购买的方式得到的课件,大多属于专业性比较弱的公共课[3]。最后,中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自行研发的方式获得课件,此类课件大多用于专业性能相对比较强的课程中。在一般情况下,这类课件大多属于学校中具有品牌作用的专业课程或者是具有强烈特色性的专业课程使用。之所以要进行自主研发,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使用的教材与教具大部分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已经无法达到现代教育理论的标准,因此需要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制作一部分教学用信息资源。
结束语: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使用比较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应该以教育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不但改变我国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还使中等职业教学水平获得更好的提升。在这一过程各地方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各个中等职业院校培养出大量素质与技能都比较高的人才,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3):99-101.
[2]李玉静,岳金凤,房巍,刘海.夯实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教育发展历程、贡献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2):6-17.
[3]宋万女.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7,19(1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