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组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自主训练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贺雪梅 申芙蓉
[导读] 目的:探讨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能在自主训练中有效提高主动性、积极性。 方法:把两个年龄、成绩和学习态度无明显差异的护理班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一学期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成绩进行分组,采用Excel表格将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按降序排列,分成高-中-低三块,每组从三块里面挑选相同比例人数,设置组长、指导员、监察员等,组长总体组织管理组员进行分组练习;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师示教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练习。要求通过第二学期统一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的成绩和期末总评成绩作为比较依据。 结果:通过SPSS统计分析,操作考核和期末总评成绩均P<0.05,两组同学的成绩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科学分组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自主训练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在中职护理基护实训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  科学分组;护理技能;自主训练
        护理技能是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且能熟练运用。《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需要掌握的护理技能占护理学专业所有技能80%-90%。而且,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其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会影响实习医院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很多研究表明: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1】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护士操作组的建立来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避免学生在实验室开放期间操作的盲目性和习惯性错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我们采用科学分组的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训练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通过分组的方式,把平时练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汇总及时反馈给老师,教师可以针对性进行指导,达到“传帮带”“以点带面”等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2017级护理1、2班(中职)为研究对象,单号48人为实验组,双号48人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性,且两组《护理学基础》均为相同的老师。
1.2实验方法   实验组采用Excel表格将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按降序排列,从高分至低分,分成高-中-低三块,每组从三块里面挑选相同比例人数,尽可能每组都有不同等次的学生。设置组长、指导员、监察员等,组长总体组织管理组员进行练习,指导员负责技术指导,监察员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积极投入练习。组长平时注意收集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反馈给老师,老师利用上课时间针对性进行指导。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方式,示教-练习-指导。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练习,教师在上课时间巡视并随机进行指导。
1.3评价方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比较,期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相同老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理论考核以期考成绩为准,以两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和期末总评成绩作比较,对两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如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科学分组进行护理技能自主训练方法是否优于传统自由组合训练方法,更适合中职护理技能实训教学。
2 结果
2.1 两组同学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2
        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操作考核成绩(t=﹣2.141,P=0.035),期末总评成绩(t=﹣2.207,P=0.030),两组数据均P<0.05,即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科学分组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适合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推广。
3 讨论
3.1  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职护生由于年龄偏小,基础文化薄弱,理解能力差,几乎无自学能力。实际调查发现,学生主动利用这些时间到实验室练习的不多,而且,已经到实验室练习的学生存在操作盲目性、习惯性错误、练习效率低及效果差等问题。因此,采用科学分组方法来规避这些问题,一个班平均60人,分6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采用Excel表格将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按降序排列,从高分至低分,分成高-中-低三块,每组从三块里面挑选相同比例人数,尽可能每组都有不同等次的学生。同时,通过班主任和班干参与讨论分组,从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三方面考量,选出组长、指导员、监察员,组长总体组织管理组员进行练习,指导员负责技术指导,监察员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积极投入练习。达到“优帮差”“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训练氛围。
        3.2  利于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实训指导。《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实训课堂上示教很关键,学生动手实践练习的过程更重要。但课程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位护生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练习。而且,教师示教过程中,班级学生通常20-30人,围在一个床单位进行观看,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会造成有学生无法完整和全面地看清整个操作流程的细节。所以采用科学分组后学生自主练习积极性提高,练习效果更好后,教师可以“以点带面”去指导学生的操作。组长把练习中存在操作难点汇总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在学生自主训练中也可以抓关键人重点培养,以点带面,使全班护理技能稳步提升。同时,各组的组长及技术员可以作为一支护理技能比赛的储备队伍,方便教师选拔人才参加比赛。
        3.3  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配合的能力及人文关怀的意识。在科学分组的安排中,我们尽量是优化配置,让每一组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每个组员都要适应自己的团队,跟上团队的步伐和节奏。当然,有少数不愿意融入团队,喜欢特立独行的,也需要组长发挥管理和沟通能力,协调步调不一致的组员。充分发挥学生在沟通、协作、管理方面的能力,也是职业素养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锻炼。“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里提出: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所以,我们往后的护理教学中一定要突出人文关怀,把人文关怀渗透到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
        总之,科学分组应用到护理实训教学中,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但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不足之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太薄弱,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都是单纯模仿老师的操作,不会思考分析,护理技能不能随机应变,也很难联系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主动性欠缺,在组员组织练习时,少数学生不能配合,懒撒拖沓,不能很好完成自主训练要求;教师提高实训教学中示教的规范性,更贴近临床实际,并指导注意学生人文关怀,注意沟通技巧。关于中职护生护理技能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研究,不断地改进方式方法,适应护士岗位需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让每一名中职护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延长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欧阳玉娟.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与微格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33):3555-3557
【2】叶静.关于护生操作组建立和运行的初探方案[J].科技展望,2017.03:330
【3】李燕燕,湛惠萍,汪美华.同伴教育在《 护理学基础》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3):3721-3722

作者简介:贺雪梅,女,1983年,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学。
联系电话:15177682771   邮箱:55690863 @qq.com
本研究来自贺州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科学分组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自主训练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XH201700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