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张志鹏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张志鹏
[导读] 传统优秀文化在德育教育当中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传统优秀文化在德育教育当中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在小学教学当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融入,本篇文章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入探讨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以及其具体的应用,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实行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引言
        我国中华文化十分的渊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上的无数先贤宝贵的财富,将传统文化有效的引入小学德育教育当中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去认识到中国文化,从中学习先贤的优秀品质,从而更好地塑造自身的道德素养,进一步的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优秀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定位
    1.1?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是基于传统文化优秀品德基础之上而进行的有效延伸的。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融入到具体的德育教学当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个阶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具体的德育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推进、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培养。
        1.2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
        中华文化当中越发强调德育教育。“德”在传统文化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许多先贤不断的对“德”的内容进行完善以及补充,这使得我国目前所开展德育教育有了更好的知识源泉。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推进其具体工作的实行就需要学校切实的认识到传统优秀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当中的动力作用,把握这优势并切合文化内容开展相适宜的文化活动,从而使学生身心接受传统文化,进一步的去帮助其进行品德素养的塑造以及思想的提高。
    1.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的“三观”教育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对于未来观念的感知相对较为的懵懂,在这阶段加强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并在其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自身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三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处在这一个阶段的学生自身对于外界三观的感知相对较为的浅显,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其三方面内容,但是其自身对于金钱、物质、心理的感应有了初步的解释,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开展生活,正确的去进行自我身心的发展,就需要使其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来建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念,对人生的发展有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能够全面理解幸福的广泛定义,进一步的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进行三观的形成以及快乐的成长。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
    2.1在校园中营造浓厚传统文化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我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仅凭课堂时间以及德育教育的融入是不能满足其文化的有效表达的,为此就需要在校园当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展示模板,通过对一些蕴含丰富意义的经典文学以及相应的成语故事的展示,来帮助学生去对其背后的道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在校园内开设这样的文化展示栏目能够使学生在校园当中进行活动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对这些内容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参透文化背后的深刻含义。
        不仅如此,学校也可以在特定的节日去举办一些孔子文化节、古诗词朗诵比赛以及相应的古文素材分享等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讨。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去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进一步的去促进学生品德、性格、德行等多方面的塑造。
    2.2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的师资水平
        为了保证课堂当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去发挥出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首先认识到将优秀传统化融入其中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地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建立起有效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通过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的传输,从而提高传统文化的优势以及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去发挥自身的渗透力量。不仅如此,教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其教材当中的内容,切实的去摘选学生能够接受并且相适宜的传统文化以此作为辅助,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其内容进行理解,进一步的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感受到先贤自身的人格魅力。
    2.3提供大量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读物
        仅凭德育教材当中的内容是无法更加全面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表达的,为了进一步的使学生更好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当中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传统文化读物。通过学生个人兴趣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读物来帮助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通过自主的探究来进一步的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而使其精神得到有效的陶冶。
    2.4?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在生活当中越发的依赖移动设备。网络平台的诸多优点也使得其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越发的广泛,为此在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对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通过网络平台当中的丰富资源来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同时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帮助学生对其内容进行理解,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于文化内容的印象,从而促进其自主的去进行探索,同时在移动平台上进行有效传统文化推荐能够使学生更加方便的去认识文化意义,这种形式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更加便捷的帮助学生时刻的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帮促进其进行自身文化的交流以及碰撞,从而更好地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当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就需要教师、学校等全方位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时的去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并配合网络平台技术来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信息传递,帮助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内涵,从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黄水珍.传承优秀文化,构建文明乐土: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3):28-53.
        [2]陈桂虹.“指尖”上的传统文化——小学品德课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践行[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3] 阮秀章.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