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吴小群
[导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授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途径;合作;自信;习惯
        1小学英语学科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当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实际教学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应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和基础地位。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小学英语课堂当中,教师将德育知识融入于课堂当中是对当前新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响应,这也符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其次,通过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效渗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情操。
        2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提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很多学校以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将“素质教育”做成了表面文章,走的是地地道道的形式主义。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
        2.1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一味地关注书本知识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致使一些因德育教育缺失的孩子们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甚至走上歧途。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2教师对德育教育理念了解不全面
传统教学模式使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无法凸显,教师的职责也趋向单一,重教书轻育人,只传授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利于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对德育理念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容与重点没有深入地研究。教师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理解不到位,导致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就成了空谈。
        2.3信息影响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规范体制,各类信息充斥其中,良莠不齐,很难进行分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防范和辨识意识的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被其中传达的信息误导,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一些特殊学生群体,如留守生、单亲家庭、随迁子女等,这些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以及良好的约束,如果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旦他们被网络中充斥的不良信息误导,就会造成人格的堕落,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率。因此,加强对小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引导,帮助小学生树立网络文明意识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英语教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的途径
        2.1教学情境,培养道德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德育教育。英语作为外来文化的载体,教育学生学习优秀的国外文化知识,要将德育贯穿始终。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注重情感的渲染,让学生从主观上感受到德育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教学。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结构以及认识结构,制定正确的心理策略,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
        2.2树立良好榜样
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向学生教授相关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学生接触到最多的人就是老师,因此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良好品行,从而受到熏陶,这样教师就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从根本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普遍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所喜爱的教师会尽量的去模仿。因此英语教师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应该深刻了解学生的这里特征,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无论在英语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都应该做到言行一致,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教师以一个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非常高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结语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德育教育开展的成败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海.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黑河教育,2020(03):53-54.
[2]吴萍.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机渗透研究[D].湖南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