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马晓萃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马晓萃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点繁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点繁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后续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形结合思想时数学思想方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效果较差。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应用方法。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难度相对较低,其主要教学目的通常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学习方法为主,让其能在知识点难度不断上升的后续学习中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指利用数字和图形的相互关联让数字和图形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的表现出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尚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简单的数字和图形理解也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通常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其能更好地完成理解。因此,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尤为重要。
1.重视教学中图形的使用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以教材为主导,这样能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序完成,并确保各个知识点均能得到有效讲解。但传统的教材中多以数字和文字为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利用图形完成知识点的讲解。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培养的难度较大,很难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注重对图形的使用,对于可以借助图形完成教学的知识点,应尽量使用图形进行补充说明,尤其是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讲解需要多使用图形。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在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帮助时,引导学生根据数字及公式进行图形的构建,让其在形成准确的图形后更好地了解相应的知识点,并促使其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要在长期教学中适当使用以图形为主的表达方式,尤其是为学生布置一些以汉字及图形为主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对图形的分析完成题目的解答,从而为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提供帮助。
2.利用数形结合表达概念
        数学知识通常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学生思维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将导致其学习难度上升,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中尤其是各种抽象的数学概念讲解中,教师很难通过主观的描述让学生完成对概念的理解,通常会让学生通过强制记忆的方式掌握概念内容,这样将明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还要在概念理解教学中合理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使用数形结合的形式展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其中尤其是可以借助图形阴影及不同形状等方式,进行相应概念的表述,形象的展示概念的内容,让学生对概念的印象得到提升。如在进行分数概念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长方形的图形绘制,让学生分别绘制两个长方形,绘制时保持长方形的宽相同,而其中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另一个长方形长的两倍,然后对面积更大的长方形进行对折,并将面积较小的长方形与折叠后的大长方形重合,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1/2的意义,以此完成对分数概念的讲解,让学生在获得深刻印象的同时更快完成对概念的理解。
3.使用数形结合完成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其主要以加、减、乘、除为主,属于数学运算中的基础内容。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开始接触数学运算时通常难度较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难找到有效的方法完成教学,尤其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教学难度较大,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对简单,在面对乘除法时缺乏相应的运算技巧,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反复讲解并进行演示。同时,相对于单一的加、减、乘、除,教师在讲解各种运算方法之间的关系时难度更大,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不同的运算方法进行转化时需要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学生在刚接触时很难达到相应的水平,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完成。根据加减乘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加减与乘除转化时,通常可使用相应的图形进行明确的展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解,还能明显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如讲解1+3+5+7+9+11与6×6的转换时,教师可先绘制6个单位长度为边长的正方形,并将其划分为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多个正方形(图1),然后再引出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最终结果,然后让学生以简单的数数方式数出边长为1各单位的正方形个数,以此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转换关系。
       
        图1
4.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很多地方均需要用到数学运算或设计数学知识,其中各种图形和数字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对各种食物的好奇心通常较为浓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对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深化处理,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认知,并促使其对数形结合思想应用能力的提升。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日常生活中与其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教学内容得到简化,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并促使教学质量提升。如在讲解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时,可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铁栅栏为对象,强调铁栅栏是由两个方向上多条平行线组成,并且两个方向上的直线均会相交,然后进行相应知识点的讲解。这样不仅能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对各种图形与数字更感兴趣,为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5.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简单且直接,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通常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目的。但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有较多问题,尤其是对相对抽象的概念及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学生的学习难度将明显上升,导致教学难以顺利开展。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与数字及图形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以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使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8.
[2]林丽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33.
[3]李强.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17-18.
[4]胡香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80.
[5]孙喜兵,杨俊.基于数形结合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