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数学老师要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联系,设计一些生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生活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律,把小学数学和生活情境相结合,把解决数学问题与解决实践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更感兴趣,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一、从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
小学生每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常常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老师只是一味的责怪学生,让学生死做题,总是在进行纯数学知识的一个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生活的情境,设计一些问题,慢慢导入,引起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渐渐从生活实践问题变为数学问题。
小学生心理发育还很幼嫩,很难一下子去理解纯数学概念的东西,我们老师课上首先从学生生活中出发,让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慢慢得到体会。比如在一年级认识数时,让学生一个个的数苹果,让他们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在计较多少的情况下建立和深化了相应的数感,在头脑中形成数的多少这个概念。再比如说时间的认知也是十分的抽象,很不容易理解。学习分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活动,老师记时一分种,学生跳绳、托乒乓球、快走多少步,让学生建立一个一分种的概念,让纯理论的数活动起来,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能够理解。
二、从生活情境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情境中,到处都有数学,小学老师要在教学中善于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要十分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生活素材为基础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数学话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可以联系实际,选取学生身边生活用品的问题,进一步感知数。让学生说说“我的家里有几口人?”、“我的房间有几扇窗?窗上有几块玻璃?”、“我家里餐桌旁边有几张凳子?”等等。再如对“元、角、分”的认识,教师可以把黑板设计成一个商店货架,标上“一枝铅笔3元,一只文具盒5元5角,一块橡皮8角,一支水笔芯4角5分,一只削笔器6元7角5分”。
让学生分批扮演营业员和顾客,去买二件商品。此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增,兴趣高涨。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元、角、分”有了感性认识,这时可以再提问:“10元最多可以买几样商品?”学生们都会在下面快速的组合,他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这样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游戏感,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
三、从生活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求知识欲
所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生活越贴近,学生自主理解的能力也就越强。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问,创设一种愉快、轻松的生活情境,使小学生感悟到小学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要想学的需求,激发小学生探索小学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促进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良好习惯的养成。
比如教学“认识米”,小学生已经会用厘米尺量距离,让学生们去量桌子的长、量教室的长,学生们很开心的开始量,个个认真去做,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不容易准确,很难操作,有的向老师要家里爸爸用来量的卷尺。这样情况下我们引出米尺,学生从生活的情境中自然体会到米尺的用处,激发学生想进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再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出了题目:4+4+4+4,5+5+5+5+5,7+7+7+7.题目一出,学生们马上计算,我让学生说出了答案。这时我问学生们这样算烦不烦,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烦”。我告诉大家有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后,计算几个相同的数字相加就快了,这种运算方法叫乘法。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乘法的内在魅力和作用,把学生注意力吸引住,提高了小学生想学习乘法的欲望。
四、从生活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力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比如在秋游中购探险王国门票:门票每人25元,集体30人以上有优惠: ①集体购票打九折。②若满40人,则40人购统一八折票,其余学生原价购票,班上55个学生。请问哪种购票方法最优惠?学生们通过计算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对日常生活购物中打折现象,通过“数学化”后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实际感。把数学融入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从多个条件中作出选择,择优一种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的实践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生活情境让小学生体验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自觉地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之中,把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实践力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