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课堂,教师的授课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有着直接影响。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做练习题的数量,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思维刻板,缺少灵活性的情况。物理教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主动探索,最终完成综合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物理老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立足于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实施教学改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主体地位,朝着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而努力。
1.积极借助情景教学法,促进学生提高认知
物理知识的抽象性极强,且知识点琐碎复杂,如果教学仍然采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自然不会主动思考分析,不能正确认知物理学科,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但阅历相对匮乏,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积极为学生创设富有趣味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进而构建出一个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到《声音是什么》这一章节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将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直接造成学生厌恶情绪的产生,学生在心中不接纳这些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起来也会有难度。对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认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空旷的操场上,选出三位同学,让两个学生站在原地,另一个学生走到操场一端,与这两位保持一段较远的距离。让跟前这个同学向远处的同学喊一句话,同时让其旁边的同学接触喊话学生的脖子处,等远处的同学走回来,让他重复刚才听到的话,结果准确无误。接着让接触脖子的学生说一说在高喊时脖子有什么变化,这个学生会说脖子位置在震动。教师带学生回到教室,用手机播放音乐,把玻璃罩子罩在手机上面,用抽气筒把罩子里的气往外抽,这时音乐声音会越来越小,相反逐渐往罩子里充气,结果音乐声又会越来越大,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有了视觉听觉的亲身感受,会明白抽气筒把罩子里的气都抽走了,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最后几乎没有。把气逐渐充回到罩子里,声音又会逐渐变大,通过观看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前提
一段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保障。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与老师唱反调,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有问题了不主动思考,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加重学生的抵触、逆
反心理。而一段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学生对老师感兴趣了,自然会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建立一段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要充满耐心地指导学生,经常与学生们互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迷惑点,为学生指点迷津。当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时,可以适当讲一些笑话或是生活琐事来活跃气氛。在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来选择问题难度,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不要忙着批评,而是要适当引导。师生之间要互相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耐心,学生们也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从而保证物理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
3.注重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做实验,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往往比教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观看和操作实验,切实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树立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教师动手操作实验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主题来进行操作,进而论证教材上的理论物理知识。例如,当学习到“质量和密度”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油、水、量杯、铁棍等实验器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水和油倒入量杯中进行观察,然后再用铁棍搅拌,学生会发现无论怎样搅拌,水和油都不会融合,油总是漂浮在水上面,从而得出“油的质量和密度比水的轻”的结论。
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是初中学习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对较难理解的科目。物理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生活和教学联系起来,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锻炼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是一项需要教师长期努力的事业,教师要在实践中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2]高洪峰.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