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梁奇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小学课堂教学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趣味活动都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小学课堂教学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趣味活动都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为了让小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中,数学老师们应该注重开展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们运算的基础能力,促进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趣味课堂、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前言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阶段,然而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弱。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努力创设各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而有趣的学习方式,来唤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日常的数学教学
        现如今,各科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老师要针对小学生好奇新鲜事物的特性,善于结合多媒体开展日常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同时,紧密结合教材和纲要上的知识点,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活动中。
        譬如,教师在进行“四则运算”这一知识点的讲授时,就可以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课前,教师可以去网络上提前搜集下载一些相关图片,例如葡萄、苹果、香蕉等等,然后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组合和拼接,最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和讲解,通过多媒体和教师的双重引导,学生得以充分认识和理解“四则运算”相关知识。再有,当老师在教授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时,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如是内容,“左边的篮子中有3个苹果,右边的篮子中有2个苹果,那么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呢?”这样便能够引导小学生们通过简单的数数学习加法运算。在学习减法时,也能类似地设置一定的情境,,比如:“桌子上有3个苹果,2根香蕉,5个橘子,小红吃了一个苹果,哥哥吃了一个橘子,妈妈吃了一根香蕉,那么桌上的苹果、香蕉、橘子各剩多少呢?”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就能够很直观地用数数方式计算,并回答所提问题。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课堂能够更生动和新颖,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同时,还能够让他们较为轻松地学习数学,体验别样的乐趣。
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生处于性格和习惯的塑造阶段,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稍弱,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针对性地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要深入研究并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譬如,当老师需要教学“三角形”这一块的内容和知识时,应该先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何为三角形,也可以介绍生活中存在三角形构造的物体,随后便可以引导小学生运用手头文具,例如直尺、量角器等,对书中三角形进行测量,了解其角度和边长,并鼓励他们能不能着手画一个三角形。随后,老师便可以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通过对三角形的初步了解和学习,大家可以结合教材,动手测量和观察,看看能否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何特点和共同之处,请大家在探究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和融会贯通的原则,先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再引导学生对较难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开展合作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为了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注意开展合作式的教学。比如,在对“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进行教授时,就可以先带领所有同学了解四边形的基础概念,待其理解后,再逐渐引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让其进行探究,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如学习正方形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正方形进行边和角的测量,随后提出相应问题“同学们,正方形的特征我们已经大致熟悉,之后我们要学习其他的四边形,老师希望你们能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学习和探究。”接着老师可以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组,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同时也能参与其中,给出一些指导,最后让小组代表对结论和发现进行分享与交流。
        另外,一些同学可能对在课堂上发言有些畏惧和怯懦,这时候老师就需要在结束小组讨论后,对小组代表适当地鼓励,鼓励其勇敢地表达自我,说出小组的讨论结果。同时,还要鼓励大家积极发表不同的观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也收获了更多学习的兴趣。
四、开展竞赛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多样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利于学生学习的,当前,众多小学数学老师都注重开展类似数学竞赛的活动,而为人熟知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竞赛式的教学可以较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同时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n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譬如,小学数学老师在对“四则运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回顾时,就可以借用多媒体开展竞赛式的教学。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难度、数量适宜的题目。课堂中,可以这样组织教学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一个四则运算的竞赛活动,每位同学依次到讲台前面对多媒体所展示的题目进行回答,答对加1分,打错则0分,并由下一位同学继续答题。”这样别开生面的数学竞赛活动势必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五、开展自拟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深入有效,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例如积极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自拟,然后对其思考并解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熟练其对知识的运用。 
        例如教师先给出问题的情境和条件,“小明去超市买水果,苹果4元/斤,香蕉5元/斤,梨子6元/斤,草莓15元/斤,小明买了2斤苹果,1斤香蕉,3斤梨子和1斤草莓。”随后老师可以依据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思考。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或者“小明买苹果的钱占了买水果总花费的多少?”等等。
        从简单的情境和问题,可以延伸出很多问题,这不仅能够调动小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更能够构建一个饶有趣味的课堂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富有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数学学习素养,同样,这也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志玲.浅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
[2] 刘小红. 关于趣味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