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坚持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法治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热点讨论问题。学生在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想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就要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制约和管束,确保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进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能够帮助和缓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法治课堂;法治教育渗透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意识的培养,对学生适当的进行法治教育渗透,让学生们了解道德与法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需要尽早进行,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展开。小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重要初始阶段,对学生的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受到规范和教育,开始逐渐走向成熟,逐渐有了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法律观念,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伤害时间的了解,促进他们学会自我保护。作为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挖教材的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们的日常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多组织一些与道德法治相关的活动提升学生们对法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法治教育
首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多的使用工具便是教材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们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渗透的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从教材内容中重手,找出与道德法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元素,结合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遇见的一些事情作为案例,向学生们宣扬和渗透法治教育。教材作为学生好教师都共同使用的最主要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更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以教科书作为媒介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教师通过充分有效利用这项教育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和分析,在课堂中逐渐对学生渗透法治教育。
例如在教材内容“我们不乱扔”的这堂课中,教师在进行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带着学生们一起在课本中找到“我们不能做”的一些事,从内容着手让学生们了解遵守法制规范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们要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二、注重教育丰富教学方式,渗透法治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肯定看到“法”这个字就想到了繁琐冗长的法条,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些内容都是十分无聊枯燥的,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十分反感或是排斥。如果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法治教育时,学生由于受到了年龄的制约,对法律等接触的十分有限,因此产生这种情绪也十分正常。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时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方式,只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内容枯燥,课堂烦闷,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者,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用学生能够接受甚至喜爱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学习,才会主动学习。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观看一些污染环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看到乱丢垃圾、污染水源之后,动物们、海洋生物们因此遭受到的痛苦,激发学生们的怜悯之心,让学生们知晓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这也是最直观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直面摒弃道德、背弃法制带来的害处,时刻警醒着学生们遵纪守法知道德。
三、结合日常生活习惯,渗透法治教育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到处都充满了法治的气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触到了一些与法治、法律挨边的事情,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时,可以从学生经历过的事情着手,结合日常,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严格来说,社会中任何地方和任何事情都能与法治相关,无论学生生活的家中,学习的学校,行走的马路上,都充满了法治的概念,它们拥有自己的法律规范,只用我们善于发现,就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向学生进行法治渗透。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习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和法治渗透,不断引导学生们做一个遵纪守法,拥有良好的法律与道德意识的新时代公民。
例如在学习“地球——我们的家园”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首先了解一下不爱护环境会带来的后果,然后让学生们分析日常有哪些行为习惯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督促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思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遵守爱护环境条例的良好公民,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四、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渗透法治教育
学生作为孩童,还是存在着孩子该有的天性,他们总是喜欢被各种新鲜的事物吸引,总是喜欢参加一些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很好的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一些与法治有关的兴趣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对法治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通过一些活动宣扬法治和渗透法制,能够让法制教育变得更加有效,加深学生们对法治的印象,让道德法律观念深刻的印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举办不同的活动形式,例如课堂的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能够融入道德法治元素,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变得更加的容易,也能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意识。
例如组织一些主题班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常见的不良犯罪,例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携带管制刀具等,然后挨个给学生们讲解这些行为带来的危害,最后让学生们思考自己是否有这些不良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且教导学生们如何预防产生这些不良行为。
结语:学校是不仅是传播知识的的地方,更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丰富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也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才能培养一个健全的社会优秀人才。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法制意识和素质,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做新时代的知法守法人。
参考文献:
[1]孙传兰.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名师在线,2020(04):43-44.
[2]赵增民.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7+9.
[3]康惠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J].学周刊,2020(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