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为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人文情怀以及语言美学,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在小学古诗词的教育中,不能光关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熟练程度,还要重视古诗词对学生的语言美感的培养上。小学语文古诗词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并进行赏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看似简单的古诗词背后实际所蕴藏的哲理,并在其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美育功能;
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它用最优美简练的言语,向我们展现了古人挥斥方遒的风采,展现了古时候的社会风貌,古诗词源远流长,见证了古时候社会的兴盛与衰败。小学生在进行古诗词学习时,能够拥有感知到其中的含义的一定能力。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下,小学生的审美培养能够得到保障,能够对道德品质有一定的认识,心灵得到健康成长。古诗词的用词优美、情感丰富,是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源泉,对小学生的美育教育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将讨论古诗词的美育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对小学生逻辑以及人生哲理的培养
小学生要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进行全面的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古诗词写作时代的差异,学生难以理解悠久历史其中的深刻内涵。而在有了古诗词的教学后,小学生可以在教师对古诗词的翻译,创作背景的讲解下,对于中华文明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在了解古诗词表层意思之后,对古诗词背后的含义进行深入的探究,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发现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对小学生的智力起到开发作用。古诗词中蕴含了诗人对于自身、人类、社会、自然以及世间万物的深刻思考,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诗人的思索而产生自己的见解。例如古人对春的描写就有不同的含义,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赞美以及爱惜之情;王安石的“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运用简洁的语言,借助表达春天江南美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奔波于仕途背井离乡的思乡哀愁。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牵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更是通过描写深达千尺的桃花潭来衬托诗人与友人的友谊深厚。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更是通过对农耕场景的描写表达出食物的来之不易,告诫自己以及后人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要节约粮食资源,不能铺张浪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诗人在登山过程中通过对山峰的观察,发现了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深刻哲理。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背后的深刻,将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交给小学生,让小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2】。
二、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心灵启迪
古诗词的教学除了提升小学生对于哲理的认知之外,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以及情趣。古诗词用词优美,是我们语言学习的典范,小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诵,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平仄韵律美,词语结构形式美,蕴藏在背后的深刻情感美。例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绘的重阳节相聚之日,家人难以团聚的哀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描述的慈母对于游子的浓浓爱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气风发,高尚节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展示的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这些古诗词中的意象已不仅仅是事物本身了,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是真善美的化身,如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着小学生的心灵【3】。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审美的慧眼去关注这些独特的意象,联想到生活中人与物,体会它们的象征意义,从而教会小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
三、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古诗词在表达诗人情感、自然景象以及社会风貌的同时,也蕴含着民族文化、中华精神。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也得益于古诗词的传唱。因此在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除了了解到诗人创作过程中的社会背景、诗人的遭遇、内心情感以及对社会的感慨之外,还留下了中华文明。在小学生学习古人留下的诗词时,体会到诗人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小学生能感同身受,从小其进行历史责任感、国家担当进行培养。古诗词经常借助一些特殊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例如《示儿》《满江红》等爱国主义诗词,涌动着诗人强烈的报国热情。学习这些诗词,不仅仅是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诵读理解,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意识到爱国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从自己、从小事做起的真正的行动。讨论在现时代,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学习古人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美育工作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之中,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古诗词对于提升美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及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进行古诗词教学,而是要重视古诗词中的美育功能。首先,教师作为表率,要先提高自身的美育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培养学生美育的工作。校方要制定详细的美育工作计划,将美育工作真正的渗透到古诗词的教学当中去,确保教学合理有效率【4】。
在古诗词美育工作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要推出专门的政策,根据学生古诗词掌握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从而推动美育工作的进行。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开展古诗词美育工作时,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审美水平以及道德素养。对于社会来说,社会也需要有品格、有美德的人才。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除了提升小学生的品质之外,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诗人作诗作词时,或是冥思苦想或是有感而发,但相同的是都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以及动人心弦的事件。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学习前人的写作手法,可以从前人的创作方式中得到启发,开拓自己的想象力,开辟自己的创作路径,使自己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工作是必须要进行的,而古诗词对于美育教育正是一个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就要注重学生美育教育的培养,通过这些诗词帮助小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形成良好的三观,美好的品格以及道德。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工作的展开,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对社会都是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的一项工作。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努力践行古诗词中的美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余宁.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4):90-91.
【2】樊克强. 关于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探讨[J]. 新一代(下半月), 000(023):144.
【3】王宝宝. 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 新课程·上旬, 2019.
【4】王美双.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审美研究[J]. 语文天地(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