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尼玛才让
[导读] 小学是一个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的阶段
        摘 要:小学是一个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的阶段,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从事语文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更要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课堂当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素养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给学生今后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德育教育从书本上挖掘出来进行详细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课本中德育教育的挖掘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如何将书本上的德育教育挖掘出来并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十分有探讨意义的。
        1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1.1小学生生活化的需要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生活不只包括学习这一部分,我们对于各个方面的生活都有一定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就如我们在生活上的需要会影响学习内容的变化。因此,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对小学生生活化需要的满足。对于生活中很多事情例如老人跌倒扶不扶,帮助那些在困难中的人等这些问题都绝不是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简单解决的。需要老师的德育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也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疑问,这个时候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1.2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对于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模式,人才的培养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各个学科也做出相应的调整,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在各个学科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提出的学习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顺应时代的脚步,满足语文学科发展需要的表现。且语文学科当中德育教育的培养能够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性格,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快了学习效率。
        1.3德育教育自身发展需要
        德育教育的应用是提高我国国民素养的关键,它对于我国青年一代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意义。然而德育教育的培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普及度不够高,不论是个人素质方面还是道德水平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的渗透也是为了满足德育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训练青年一代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2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实情况
        虽然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但是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还没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注重课本上与考试有关文章的讲解,造成学生德育教育部分的缺失。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式的教育所造成的。

中国式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道德素养等方面,学生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本上知识,习题的学习上。因此,现如今教育背景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融合。
        同时,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也是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因此,能否把德育教育当作是重要的一部分融入到语文教育工作当中以及能否合理的融合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3.1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进行德育渗透
        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就需要我们对课本进行具体的,全方位的考察,德育教育的渗透不是随随便便的将课本进行处理,这样会让教学过程变得杂乱无章,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是最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提前系统性的将课本进行梳理和整合,对于涉及到德育教育的内容要用简单的,有效的方法将其串联在一起,从而形成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系统化学习。此外,课本上的知识不足以完全表达一种道德情感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更多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或者是利用某些书籍报刊上相关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讲解,这些扩展和延伸会增加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的不同,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对具体的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能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开始慢慢形成善恶观,也开始慢慢适应这个社会。
        3.2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把自己的情绪,自己对于不同问题思考的方式,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体现在字里行间。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了解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且通过写作教学的指导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是十分有效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指导,对于一个事情进行讨论,不要告诉学生应该进行赞美或是批评,只告诉他们什么是不对的,不对的原因在哪里,通过这些事件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事情出发,不要只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出发,要对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讨论与思考,从而以一种平和,善良的心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将自己的道德水平进行提升。同时,素质教育者在这一工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在保障学生足够多的发展空间下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通过自己对于一些事件的分析从而给学生树立一个模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4结束语
        将德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是道德教育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工作的优势,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书本上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唐蔚丹.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8):127,61.
        [2]姜丽.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9):98-98.
        [3]孔娟.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