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校园不良网贷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宋云
[导读] 近年来,校园网贷平台风控能力不足及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等原因导致校园网贷异化,
        摘要:近年来,校园网贷平台风控能力不足及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等原因导致校园网贷异化,产生了大量问题,为了解青海高校学生不良校园网贷的现状,配合青海高校做好校园网贷防范工作,课题组向西宁市部分高校发放问卷调查,发现有19%的学生存在不良网贷的行为,并且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出现不良网贷现象的比例不一样,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不良网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不良网贷;原因;对策
1.校园网贷的基本途径
        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目前校园网贷平台一般分为三种: ( 1) 淘宝、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 ( 2) 分期购物平台,如任分期、趣分期等; ( 3) P2P 贷款平台,主要向学生提供创业、助学等贷款服务,如名校贷、投投贷等。
2.校园网贷的主要原因
2.1 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观和非理性消费行为
        (1)攀比消费: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想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但是大学生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他们都有经济能力去成为炫耀消费阶层的一份子。这类大学生的攀比消费会超出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这个时候他们便会选择校园网贷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消费欲望,这就造成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透支消费、“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经常发生。
        (2)追风型消费:现在很多大学生思想自由活跃,热爱追求时尚潮流,张扬个性。有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有时候会因为看到身边的同学某种消费行为后,不会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而盲目跟风进行消费。很多网贷平台利用大学生的这种跟风消费心理大肆宣传校园网贷消费,引起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这就产生了很多大学生忽视自身的消费能力、盲
目跟风消费的恶性现象。
        (3)享乐型消费:大学生易于接受各种新观念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影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他们秉承“及时行乐”的观念,认为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就是享乐。这样就导致他们忽略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选择校园网贷。
2.2大学生对校园不良网贷的认知不足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校园贷的发展,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校园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校园贷本身的办理手续简单,方便快捷,另外校园贷平台为了增加对大学生的吸引度,对价格,分期以及借款金额等提供各种优惠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步入校园后他们的生活开始由约束转变为独立,便产生了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超前与盲目消费面前,他们对商品价值的判断也存在着问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较高,但多数大学生缺少理财方面的教育,没有树立起金融风险、信贷消费风险防范意识。在铺天满地的不良校园贷广告中,大学生对校园不良网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借款金额大,放款速度快,无需担保等表面,却不知这些便利的背后都是高利贷的陷阱。
2.3 校园网贷门槛低,手续简单,灵活方便
        调查了解,校园贷进入消费市场的门槛其实不高,流程手续都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和注册,之后缺少具体的监督管理部门,所以他们的运行与发展没有严格的监管。在校大学生只需在网上提交身份证、学生证等基本信息或者填个表格,无需担保或抵押,即可申请信用贷款。

调查中青海高校学生熟知的“蚂蚁花呗”,只需芝麻信用分在600以上就可以申请开通,获得 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满足大学生在淘宝、天猫、线下门店的购物消费。简单的申请方式,丰余的消费额度,多面的消费范围,导致许多大学生深陷网贷泥潭。
2.4法律的相对不完善和相关部门监管的相对滞后
        近些年由于很多不健康的网贷平台的泛滥,虽然相关部门针对此类现象制定了一些管理条例、办法等,如2016年4月,教育厅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银监会又提出“停、移、整、改、引”五字方针来整改校园网贷。但是由于法律的相对不完善和相关部门监管的相对滞后,许多不法分子仍然选择铤而走险,游走在法律边缘、钻法律的漏洞,变相提高借贷的利息,错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给大学校园带来极坏的风气和影响。
3.大学生校园不良网贷的对策分析
3.1从学生层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解决网贷问题的第一步是从根源入手,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在自己的消费能力内合理消费。其次,大学生要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学时期应努力学习,而不是追求享乐。此外,大学生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网上的广告,了解一些专业的金融理财知识,避免被不良网贷所欺骗。最后,如果在校期间确实遇到经济困难,也应该向学校寻求帮助,通过正规渠道贷款,比如校内的“绿色通道”等贷款形式。
3.2从家庭层面,培养节约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作为大学生的至亲和监护人,要尽量对孩子多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注,掌握孩子学习、生活的状况,对在校大学生在校园借贷等可能存在的隐患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担起应有的监护职责,让学生远离校园借贷。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决定孩子性格观念的主要因素。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思想,教育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想要的东西,发挥榜样作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同时,父母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生活,注意是否有不当消费行为,以便及时发现孩子是否有陷入网贷的情况。
3.3从学校层面,开展宣传活动,强化教育引导
        第一,各高校应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力度,对入校的社会人士进行适当的排查,防止一些非法人士在校园进行不良网贷传播和催债活动,从外部环境上减少不良网贷与学生的接触。第二,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从新生入学教育下手,做好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开设金融安全相关公开课、金融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邀请专业人士深入讲解相关内容,向学生普及金融知识,增强经济安全观念。充分借用校报、公众号各种媒体手段,制作以抵制不良网贷为主题的宣传视频,并通过校园官网、微信、QQ 群、校园微博等网络载体进行推送,实时更新不良网贷的相关信息。另外,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还款能力。第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消费情况的关注度,寻找一些消费异常的学生进行谈话,一旦发现有学生陷入不良网贷,要迅速制止,并给予帮助。
3.4 从国家层面,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全面整治网络贷款行业,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既要保证借款人合法权利,也要提高网络借贷行业的进入门槛,增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于一些不良网贷平台违规向学生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让不合法、变相高利贷的不良网贷远离校园,让网贷平台时刻保持危险意识,以告诫网贷经营者合法运行,净化网贷的市场环境。其次,要引入正规渠道,提升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贷款服务水平。银行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年级、工作、家庭经济情况等各类因素,设立合理的贷款额度限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贷款服务。这样,大学生遇到资金困难时,可以向正规渠道提出贷款申请,不用把目光投向不良网贷平台。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家庭情况、同伴影响和消费心理:基于当代大学生不良网贷行为的叙事研究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