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信息技术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情况,也让信息技术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是社会进步的载体,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渠道。在一些大中城市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一些农村,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仍然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这就造成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十分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门和校园应因地制宜,采用符合当地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策略来推进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经济基础是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偏远的地区,资金投入对教学工作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在一些农村都无法达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开设条件,并且大部分地区存在计算机等一些硬件设备严重不足的现象,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的资金投入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资金不足导致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匮乏,制约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
(二)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教育部门和学校没有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教学,或者只重视硬件教学条件的提升,而忽视了软件教学的不足,甚至有些校园仅仅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而削弱了机房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难以获得满足,这都是没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引起足够重视的结果。
(三)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的学习对很多中小学生来讲,还非常的新奇,很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经常让其他的任课教师进行代课,由于这些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缺乏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教学经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真正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甚至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辅助教学活动,没有利用计算机备课,对计算机的操作仅仅掌握在一些简单的文字输入和资源查找的层面上,专业素养的欠缺,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策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课程的展开必须建立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这也是提高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前提,由于农村等一些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薄弱,资金成为了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重要难题,教育部门应对这部分教育资金需求较大的地区提高经济支持和政策倾斜,同时,当地的办学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来筹措资金,解决信息技术学科基础建设存在的不足,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软硬件的发展协调问题,提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不能盲目跟风,单纯以追求基础设施的提升为目的,一定要结合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软件的配置要为教学提供高效的服务,要有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设施以及学习软件以供使用,校园要加强对软硬件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改善设备的管理方式,促进教学设施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发挥高效作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二)转变教育观念,领悟新课标精神
为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就需要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为中小学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离不开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应该贯彻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管理方法,并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和发展措施,只有领导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要与城市接轨,要让学生也参加到全国青少年信息技术奥林匹克联赛和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等一些相关赛事中,要让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同等重要,国家也要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开展,同时也要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师来参与相关竞赛,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发展为学习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服务于人们的各个方面,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构建健康的环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为了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必须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或培养相关的教育人才为主。教师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为了让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正常展开,帮助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就需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素养,因此,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习,为了改善农村偏远中小学教学当中优秀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教育部门可以采用激励性政策来吸引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要加大提拔力度,从而激发其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应包含现代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此外,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应实现互通共享,一些发展较为出色的地区,应帮助其他落后地区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导,使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互相传播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偏远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加强对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转变教学观念、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逐渐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爱业.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26):21.
[2]樊波.浅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国职工教育,2014(08):188.
[3]黄辉,蔡冠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0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