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班运动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秦芳
[导读] 幼儿天生爱动,适量的运动对幼儿健康很重要
        幼儿天生爱动,适量的运动对幼儿健康很重要。我园开展的户外混班运动游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游戏模式,游戏的场地是开放的、幼儿选择游戏的形式是开放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跑、翻身、跳、爬等动作的训练,既锻炼其全身的肌肉和骨骼,又促进了运动感觉功能、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运动的协调性。
        在混班运动游戏中,我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并从中思考老师的指导方式,以便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运动游戏。
        一、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案例一:中班《赶小猪》。孩子们可以选择各种工具将“小猪”从起点赶到终点。一开始他们都很兴奋,选择不同的工具玩了一次又一次。可没过多久,孩子们便开始不耐烦了,他们有的趁老师不注意用脚踢球,有的甚至不选这个游戏,慢慢的玩的孩子少了许多。老师始终站在起点指导幼儿拿放器材,忽略了游戏中对幼儿的指导。
        可以看出,由于重复的操作尝试,幼儿对枯燥乏味的游戏渐渐提不起兴趣,也就会随意地玩起来。如果这时教师不加注意,很可能会让幼儿对此项运动失去兴趣,使得运动游戏丧失了原有的趣味。
        案例二:小班《滚滚乐》。幼儿从起点拿推车和奶盒绕过一排小树,将奶盒换成水桶后,直线返回到起点将器材放回原处。两条同样的路线同时开始游戏。幼儿拿了推车和奶盒不知应该走哪排小树,换成水桶后又不知道从哪边回去,路线中还会有幼儿相撞,小车一路推得跌跌撞撞。老师也忙个不停,大部分时间是在提醒幼儿器材怎么放、怎么拿、路线该怎么走。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滚滚乐》游戏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不会像成人那样在对运动项目很快上手。不难看出,滚滚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较高,出现幼儿不会玩的情况也很正常。教师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幼儿将很难获得发展和提高。
        案例三:中班《送信》。无踏板自行车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运动项目,很多孩子都喜欢在这里玩。但是自行车数量有限,因此大多数孩子只能无所事事地站在旁边看,等着轮到自己。老师也没有适时的引导。
        幼儿很容易“跟风”,尤其是好玩的运动游戏,经常会出现幼儿“扎堆”的情况。我们所能投放的材料有限,势必会造成供需紧张。混班运动游戏的宗旨是让所有幼儿全面参与到各个运动游戏项目中,从而锻炼幼儿的走、跑、跳、爬、投掷等多种运动能力。如果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失去其他的运动机会,其实也是对幼儿权利的一种“剥夺”。
分析后不难发现,幼儿在运动游戏中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因为:①运动游戏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难以激发幼儿兴趣;老师不会指导。②运动游戏难度较高,幼儿不会玩;老师指导不过来。③个别区域太过热门,教师缺乏协调。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这些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是教师要怎样指导。


        二、教师的指导策略
        在对混班运动游戏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反思后,我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对活动内容、活动材料的再设计和再提供,二是教师恰当的指导与回应。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
(一)加强游戏的情景、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为了充分体现混班运动游戏的情景和趣味性,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使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我在幼儿游戏时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后对器械、游戏玩法、规则进行及时调整。
        我与多位教师共同设计,赋予各个运动游戏特定的主题和情节。如《赶小猪》,当孩子失去兴趣后,老师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做调整。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更愿意选择有趣的、有挑战的游戏,《赶小猪》还停留在中班上学期的玩法,显然不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于是游戏中创设了合作成分,增添了不同的运输工具,幼儿需要找到一位同伴,商量选择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两人一起把球运到终点,游戏改名《运小猪》,幼儿很喜欢修改过的游戏,和同伴一起玩更有意思。后期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游戏中还增添了“小树”,让幼儿绕着小树前进,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幼儿的运动兴趣更大了,个个奋勇争先,这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运动能力,也让他们获得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在混班运动中,幼儿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多样性的运动材料,体验着运动中的快乐。运动游戏的材料增多后,幼儿的参与性明显加强,幼儿早已把运动看成了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了。
        (二)游戏玩法的再设计,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从幼儿游戏的情况看,《滚滚乐》游戏的设计难度较高,存在问题。两条一样的路线放在一起,没有明显的方向标志,幼儿在游戏玩法不熟练的情况下,很容易混乱。在研讨后,我们修改了游戏的方案,首先,将游戏路线改成循环路线,两排小树,一排是前进路线,一排是返回路线。其次,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了让幼儿能更清楚游戏的路线,将两排小树改成一排小树、一排蘑菇,小树是前进的路线,蘑菇是返回路线。游戏修改后,幼儿再游戏时比较容易的就掌握了游戏的玩法。老师也能将更多精力关注在幼儿技能动作上的指导。
        (三)周密安排,保证幼儿全面参与
        为了减少热门游戏等待的幼儿太多,减少等待时间。游戏前,班上老师提醒幼儿先选择人少的游戏玩;游戏中,负责指导的老师当发现等待的人开始多时,及时引导幼儿可以先玩其它的游戏。同时,还设计了游戏的等待区,由于游戏场地的不同,等待区有的是用数字控制人数、有的是用板凳控制人数。
        混班运动游戏关乎全体幼儿的发展,教师只有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使得幼儿的运动兴趣、参与热情和运动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值得欣慰的是,混班运动游戏现在已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混班运动游戏趣味性强、自由度大、活动范围广,幼儿能交到的更多朋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