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那些花儿》这首歌响起时,我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一张张令我难忘的小脸,那些孩子顽皮、幼稚的行为曾让我深深苦恼过。但正是他们让我懂得:老师的真诚关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能在他们的心弦上奏出动人的乐章。只要带着期待的眼神走近这些学困生、“问题”孩子,送给他们真诚的关爱,就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
一、赏识像阳光,点亮孩子的自信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我们能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欣赏的心态去对待孩子,那么每个孩子都将是非常出色的。即便是问题学生,他也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小成是个比较特殊的小男孩。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与其他孩子都有一定的差距。因为“特殊”,小成经常“闯祸”,经常被“投诉”。在其他小朋友的眼里,小成好像“一无是处”。尽管如此,懵懂的小成还是喜欢在下课的时候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儿,但大家却很有默契地“远离”他。每当这个时候,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疼,小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不是他所能选择的,而其他小朋友的远离也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如果能够寻找到小成的优点,并且能得到其他小朋友的认可,相信小成一定能真正融入这个集体。虽然一周只有两节音乐课,但我一直在默默地观察。一次课、两次课、一个周、一个月……渐渐地,我终于找到了小成的闪光点,他的乐感特别好、音准也不错,关键是他一点不怯场。于是,在一次新歌教学之后,我邀请了小成和其他3名小朋友进行展示。当听到小成的名字时,孩子们哈哈大笑,还一个劲儿地说:“他什么都不会”。我装作没听见,拉着一脸茫然的小成走上了讲台……漂亮的音色、准确的音高,还有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节奏感,深深地震撼到了其他的小朋友,我借势“狠狠”地把小成表扬了一番,并且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寻找别人的闪光点。那天之后,我发现小成在音乐课上慢慢地开始坐得住了、偶尔也能举手发言了,其他小朋友对待小成的态度也慢慢改变了……
当我们克服了心底的浮躁,将真诚的赞赏像阳光一样洒向每个孩子时,你会发现学生回报你的也是阳光和温暖。
二、宽容似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
我一直觉得:每个孩子心底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大可不必去求全责备,横加指责,特别是当孩子处于一种不安和自责的心境下,更不应当“雪上加霜”。
小刚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小男孩,但就是上课坐不住,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而且还特别有个性,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一次音乐课,我正在弹琴,突然一个小纸团飞了过来,我一瞧,原来是坐在第一排的小刚所为。看到我“犀利”的目光,小刚不仅没有马上认错,反而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从教二十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我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小刚“咆哮”了一通,让他站起来,他磨磨蹭蹭半天就是不起来。想想这个孩子的个性,这时的批评肯定会遇上“顶牛”。于是,强压住自己的怒火,继续上课。下课后,我把小刚叫到一边,压下自己的怒气,尽量和气地问他:“怎么啦?是对熊老师有意见?说来我听听。”他低着头,一言不发。看来还是我刚才的批评伤了他的自尊心,我又说:“行,老师先来找自己的问题,以后不当着同学面批评你,好吗?你也想想,自己做的对吗?”看我先开了头,小刚只好低下头说:“其实我是准备砸xxx的,结果不不小心砸到了您”。“看来,不是对我有意见啊,可是砸同学对吗?”小刚红着脸,不再说话。看着他的样子,我想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对他说:“知道错了就好,今天老师得给你点惩罚。这样吧,你和我一起去把音乐教室打扫干净。”聪明的孩子知道我照顾了他的面子,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一“惩罚”,还完成得一丝不苟。
在育人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面对学生犯错误,“严得让人信服、宽得让人佩服、罚得让人舒服”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教育境界。
三、期待如钥匙,开启孩子的心扉
瀚斌在同学们中显得那样与众不同:上课时总是懒懒地趴在桌上,一双大眼睛无精打采,嘴角撇在一边,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同学们整天打他的“小报告”,说他破坏别人的文具、老师一出教室就跑下位、别人一说他就打人……把他叫到面前批评教育,他总是矢口否认,把脑袋拧到一边流眼泪不看我,真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通过与班主任沟通,我才知道了这孩子的症结所在:孩子的父母离异,妈妈又长期在外打工,他跟着外祖父生活,外祖父的脾气暴躁,打骂教育是常事。这就难怪了,一个很少得到疼爱的孩子怎么懂得去关爱他人呢?每当他犯错误后,我都压抑住怒火,照顾他的自尊心不当面批评,而是在课后把他拉到一边指出他做的不对,给他改正的机会。为了让他把注意力从捉弄人、疯赶打闹中转移出来,我经常在课余把他叫到身边,跟他聊聊天。
一开始,瀚斌总是爱答不理的,从不主动开口和我交流。有一次,天气特别冷,我突然发现他的小手因为空气寒冷干燥裂开了一道道小黑口子,我马上打来热水,帮他把手洗干净,擦干后抹上了护手霜,并叮嘱他回家要记得戴上手套。那天离开办公室时,他破天荒地说了声:“老师,再见!”我高兴地夸奖他有礼貌,并鼓励他试着有礼貌地对待同学对待更多人。慢慢地他有了一个个小进步,他开心地告诉我:下楼时看见张校长后他说了老师好,在操场上拾起垃圾受到了值周老师的夸奖……大家也说,当别的同学逗他时,他没再动手打人了……
每一颗心都需要呵护,敏感的问题孩子尤其需要。我相信,只要在不同情景下给他们送去不同的赏识,用真诚去编织一束灿烂的阳光,来温暖学生,感动学生,激励学生,孩子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主动转变自己,慢慢学会包容他人,热爱集体,关心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