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了,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则奉行“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还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读书学习……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好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块阵地,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好孩子。
一、告诉家长为人父母的职责有哪些
首先要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告诉他们要多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1、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很早就指出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不但要把孩子抚养好,更要把孩子教育好。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足以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让家长明白:父母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还要重视孩子品德、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让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
榜样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会终生受益。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也是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的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如果家长都整天沉浸于电视节目中,沉迷于棋牌麻将中,沉湎于无所事事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更重要,更有益,这怎么能使孩子信服呢?此外,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应注意身教,言传身教,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让家长密切与学校配合
孩子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应该经常与老师联系,同时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告诉家长引导孩子学习的做法
1、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爱屋及乌,”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有杂志、有报纸。据说犹太人为了让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会在书上抹一层蜂蜜,使孩子知道书籍是很好的东西,读书是很快乐的事。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最好是简化了的,不要太嘈杂或者是有很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孩子生活在书香环境里,自然喜欢接近书,看书。
2、告诫家长不要随意打扰孩子专心做事
孩子在专心做某一件事时,千万不要去打扰他,因为这是最能培养和提高孩子各种能力的时候。此外,当孩子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这样孩子做事就不会有始有终了。
3、建议家长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游戏和运动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项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在学校里孩子们最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了。做运动游戏,想象游戏,多人游戏等有益身心发展的游戏,既富有趣味,又可以训练孩子们的一些基本能力,还能创造无限的价值,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建议家长有时候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解成几个简单的游戏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百益而无一害。
4、告诉家长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教导孩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犯错误,没做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假如家长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那么家长最好要使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告诉孩子所做行为的好与坏,对与错,例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太棒了!要是你能……做,那就更好了!”“哇塞!真厉害!你是怎么做到的!”而不是发牢骚批评他、责备他。如果孩子说会,那就让他做给你看,有错再指导他做正确。
5、家长要寻找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赞赏他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受到批评时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多找找孩子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也要鼓励他们,赞赏他们,使他们保有学习的原动力,不断前进,千万不要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告诉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一些方法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越来越大,就越来越不乖巧,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了。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沟通。
1、父母要舍得花时间在孩子身上
也许有很多家长会说“我有陪孩子呀!”“我天天都陪孩子!”……
尊敬的家长,你们试问一下自己,当孩子读书学习犯难时,你有教导过他吗?当孩子做事玩耍孤单时,你有陪伴过他吗?当孩子出现喜怒哀乐时,你有注意到他吗?你是否还在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程度,非得平日里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家长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读书、学习、看电视、散步、游玩……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
2、和孩子沟通要讲究语言艺术
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优美,和孩子沟通时尽量以正面、积极、鼓励的话语为主,委婉地指出错误,和善地进行教导。而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了。
3、和孩子沟通时要长话短说,突出重点
如果有个人总是在你耳边絮絮叨叨,讲个不停,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同样道理,孩子在学校里经常听到老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紧接着一堂课。如果回到家里,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撞。因此,建议父母和孩子讲话时要简练,准确,风趣幽默。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
4、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其实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们读一些有关教育孩子方面的书刊,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和长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块阵地,发挥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