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冯婷婷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幼儿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启蒙时期,自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还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布依族本土文化的深入探究,强调了将本土文化融进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传递了一些关于将布依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幼儿教育事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布依族;本土文化;幼儿园教学;实施策略
前言:将布依族的传统文化融进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不管是对于幼儿的教育还是文化的发展,都能够产生一个双赢的结果,不仅仅能够给实际的幼儿教学增添更多的乐趣和光彩,还能够使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民族文化科学合理地安排在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这些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自身保护、继承、传播优秀文化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逐渐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本园的学生大多为布依族。因此,笔者结合布依族本土文化对当前幼儿园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讨论。
一、利用布依族本土文化整合资源
        对于作为教育方的学校和教师来说,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的时候不能够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上大”,而要结合现实情况,充分利用好布依族的本土资源,实现整合优质资源的最大化,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教学的内容局限在课本上,结合园所所在地,充分挖掘布依族本土的文化资源,收集更多有文化教育价值的素材,然后将这些文化因素融入到幼儿的教学中去,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沉浸在特色的课堂之中。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单一的教材讲解总是让幼儿感受无聊乏味,提不起兴趣来,更严重的是,部分幼儿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将布依族本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课堂中,使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能够与优秀文化相融合。这样一来,不仅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够达到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
二、各个民族、各个地域有着不同习俗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在各个方面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如果能够将这些民族文化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也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今倡导的教学改革也不是一味地追赶所谓的潮流、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是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民族本土文化就是十分优质的教学资源。良好的艺术教学课堂能够使幼儿受益匪浅,亲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民主民俗文化以及视频图片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布依族的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导游的口吻向幼儿介绍布依族的服饰、民风习俗、生活习惯等等。
三、玩出农用器具的价值
        为了使本土文化更好地融入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幼儿身边有价值的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农用器具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布依族村寨,介绍布依族经常用的石磨,然后让幼儿一起尝试磨豆腐,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物体的形态变化;教师也可以将布依族经常背在背上用来运东西的背篓引进课堂,为幼儿建设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然后再对幼儿进行角色分工,带领幼儿背着背篓一起去买菜和卖菜。这样一来,幼儿不仅仅能够增强对布依族的传统农用工具的了解,还能够极大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升环境资源价值,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
        为了更好地将布依族的本土文化和实际的幼儿教学融合在一起,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为学生们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入到布依族实际的生活中去,使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和感受布依族的文化之美。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到附近的森林、田野、晒谷场、种植基地、作坊、养殖场所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环境中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生活常识和技能,还能够加强对传统的优秀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除此之外,在实际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们总结性画出或者讲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教育目标、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幼儿教师就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努力实现本土文化和幼儿教学融合的科学合理化。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充分挖掘农用器具的教学价值,努力实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环境资源价值,丰富幼儿的教学活动,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幼儿教学之路固然是十分艰辛的,但是这其中也少不了因为收获到的教学成果而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为了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在这条路上积极探索、不畏困难、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卢永霞.从审美视角谈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作品的教学策略[J].新教师,2019,(8):32-34. DOI:10.3969/j.issn.2095-3895.2019.08.016.
[2]颜毅真.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有机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3):110-113. DOI:10.3969/j.issn.1673-9884.2019.03.040.
[3]杨爱珍.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渗透本土侗族文化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0):2.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30.002.
[4]李婧.本土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3.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31.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