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童子军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性的国际性的青少年组织,于20世纪初英国政治、经济转折期由贝登堡创立,其目的是为了弥补青少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漏洞”,培养优秀的社会公民和领导者。英国童军教育以“生活的准备教育为核心”,三大教育制度为依托,通过户外运动、生活实践和拓展训练来培养健全的人。其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培养、善于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注重青少年的自我塑造,对我国少先队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鉴于英国童军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少先队应尊重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以及设计区域特色少先队活动。
关键词:英国;童子军;少先队;启示
英国作为童军运动的起源地,历经百年仍生机勃勃,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值得我国少先队组织学习。据英国童子军总会2016年度人数普查结果显示,英国童子军总会是英国境内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组织之一,引领着英国青少年组织的发展[[1] The Scout Association.Scouting For All: Our 2014-18 Strategy [R].London: The Scout Association,2014: 10.][1]。英国童子军组织旨在通过户外活动、生活实践和拓展训练,以服务、品格和技能为学习内容,培养快乐健康的、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社会公民。我国少先队组织当下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时期,借鉴英国童子军组织的教育经验,可为我国少先队组织建设引入新的活力。
一、英国童子军教育的主要内容
英国童军教育是贝登堡“户外教育思想”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做中学”的生活准备教育。英国童军运动的成功源于其优秀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完善的教育机制和适宜的教育形式。
1. 英国童子军的教育内容
童子军的教育内容根据童子军的教育理念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精神和情感方面:要养成大丈夫气概并探索、发展自身和他人的信仰、克己复礼、大公无私等;第二是身体方面: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以塑造强壮的身体、所有的游戏项目皆在户外进行,这是身心健康所必备的;第三是智力方面:要学会独立生存所需要的技能、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通过游戏活动及技能的培养发展儿童的兴趣与能力;第四是社会方面:要“日行一善”、养成服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宗教的行为”。此外,童军的教育内容还包括童子军誓言和守则等。童子军教育把德智体美群较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
2.英国童子军的教育制度
童军活动的展开主要依托于其完善的教育制度,即荣誉制度、徽章与晋级制度和小队制度。童军的荣誉制度主要包括誓言、规律、铭言,其作用在于引导儿童自我信任、自我教育,以自身的荣誉起誓,增加对童子军组织的认同感和自身的使命感。徽章制度是对青少年在活动过程中的肯定与鼓励,目的在于鼓励青少年不断努力,将内心的自我荣誉感转化为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晋级制度是对童军个体的综合表现肯定,可以有效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3.英国童子军的教育形式
童军组织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童子军的活动领域及目标作出不同的划分及界定,并依托于童军教育的三大制度开展活动,主要分为三类:户外、社会服务、世界和技能。户外主要包括露营和远足野战,可以使童军更加机警灵敏,拓展视野,增强身体素质。社会服务与童子军的铭言“时刻准备着”(Be Prepared)相呼应,即童子军在身体和精神上始终准备着。社会服务是童军教育的核心,也是童军教育的重要内容。英国童军组织的教育形式还会根据童军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英国童子军教育的主要特点
1.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培养
童军组织创立的目的即通过活动和训练,弥补青少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培养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使之成为有组织、有纪律、有品德的公民。
童军教育的内容则主要从品格、体格、手艺和服务意识四个方面,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兴趣所在,针对不同等级的童军开展相应的活动,较大限度地把德智体美群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善于利用各类社会资源
英国童军组织是非营利性的、非政府性的自治组织,因此其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童军会员的会费、世界童军基金会的捐赠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由于其创立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童军组织积极向政府部门、社会人士以及社区资源等寻求帮助,建立相应的交流机制以有效解决活动场地问题;而小队单独活动的场地问题则由小队成员轮流解决,极大地提高了童军组织的办事效率。同时在童军家长和和社会人士中招募志愿者,用于组织的管理和运营。
3.重视青少年的自我塑造
自我塑造强调青少年的主动性,具体指让青少年主动去参与活动,去体验活动的乐趣,而非在家长或者指导者的安排下,机械或者强制参与其中。在童军活动中,青少年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其实质在于尊重青少年,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童子军教练要求做一个“孩子样的成人”,即孩子们的老大哥,这需要童军教练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能在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发扬孩子的优点、弥补孩子的不足,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荣誉意识。
三、英国童子军活动对我国少先队建设的启示
英国童子军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活动形式寓教于乐,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途径。通过对英国童军组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特点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少先队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1.强化少先队员主体意识
尊重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少先队员自身能力、发现自身价值,进而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强化少先队员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少先队辅导员层面,应加强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尊重少先队员的意见,聆听少先队员的心声;同时相信少先队员的能力,让少先队员自己去体验组织活动的乐趣与艰辛,促使少先队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在少先队员层面,应提高少先队员身份认同。因此需要加强少先队员的自主教育,培养身份认同和组织归属感,以培养其元认知能力。在活动层面,应提升少先队员参与的积极性。少先队辅导员要适当“放手”,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自我生长、自我发展,进而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只有让少先队员少先队活动中感受到认可和尊重,才能提升少先队员的身份认同、增强主体意识。
2.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
少先队教育作为连接中小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桥梁,其活动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应与少年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童军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品格、体格、技能和服务意识,注重青少年全方位发展,这也是少先队教育需要效仿和借鉴的地方。目前我国少先队的教育内容一直侧重于思想品德教育,反倒使少先队员失去兴趣。因此,少先队的活动内容要切合少年儿童的生活、吸引少年儿童的兴趣、汲取多元化的元素,把少先队教育抽象的内容兴趣化、多元化、生活化,促使少先队员全面成长。
3.增强少先队教育合力
英国童子军组织经久不衰不仅归功于其科学的教育理念,更受益于其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少先队组织在改革之际,更应加强少先队教育合力,推进少先队工作稳步前进,保障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应加强家庭对少先队活动的支持力度。家长是少先队活动的坚强后盾,家长对少先队活动的支持程度,决定少先队活动教育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少先队活动不仅是学校的工作,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协作。增强家校联系,建立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机制,把少先队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少先队活动时可部分采用亲子活动的形式,推动家庭力量在少先队活动中的高效运转。第二,应加强社区对少先队活动的支持力度。社区蕴含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选取地方特色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少先队活动中,使之更有效地促进少先队员的成长,提升对家乡的认识,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作者简介:周丹丹(1991—),女,河南许昌人,浙江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