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媒体”近些年才开始发展,当前的高校现有的新媒体思政教育存在技术能力十分薄弱、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重视将新媒体运用到思政教育,全面提高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实效性
一、新媒体时代下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1目前西方文化入侵的现象非常严重,并且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借助网络开始进入到我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构建完整的网络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可以更好地抵制西方强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高校利用新媒体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这满足了时代以及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利用网络这种教学方法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凸显出来;其次,互联网可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并且互联网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解决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1.3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以及功利性。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长期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这就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要充分将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出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促使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得以增强。高校利用新媒体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使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不断提升。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限制:
2.1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不健全。这方面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高校在教育工作的展开之中,往往都是以实际的课堂教育及教学为主,而为能够在思政教育网站、教学平台及相应的宣传工作上提升重视,造成教育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2.2信息多样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带来不良影响,因信息传播本身便具有多样性,其中必然会包含影响到学生成长及思想政治的网络舆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观念便会受到影响,进而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2.3高校教师在新媒体思政教育方面的水平较低,因教师在教育及学术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使之无法随时的关注及学习传媒理念及新媒体技术,使之在工作之中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及职能,进而对思政教育的成效产生影响。
三、变劣为优——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建设
3.1建立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的平台
全力开发出具有特色的适合现有发展情况的思政教育新媒体化的一套方法。创建专门的有针对性的门户网站,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及趋势,与时俱进,尽早地占领新媒体的阵地;切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文明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加强自律意识。在研究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情况,调查思政教育类资源应用、搜索等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思政教育新媒体化。由此对指导实践、完善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创新价值。
3.2增强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能力
(1)努力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的自律能力。新媒体环境良莠不齐,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充斥着各种层次的信息,多元化与个性化并存。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增加社会、生活阅历。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辨别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增强自律、自控能力。
通过新媒体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从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自律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的效果。
(2)运用新媒体工具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日常的高校例如创建文明寝室、班级评比、学风建设、毕业就业、奖助学金评定等各项工作等各项工作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来进行,就拿奖助学金的评定来举例子,可以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前期的宣传工作,期间进行民主投票,公示评选办法,评定后公示名单等。既确保高校的日常工作更加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能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会十分顺利的发展下去,有利于形成和谐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氛围。
(3)拓宽高校教育工作的途径。利用新媒体可以拓宽高校教育工作的途径,例如现在大学生使用频率非常高的QQ、微信、微博、Facebook、映客直播、快手等。通过应用这些新媒体软件不仅能够加强辅导员及其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提高“管理班子”整体向心力,还能增加辅导员老师与普通同学之间联系的频率,切实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的需要,进而全面落实对学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交流双方应该建立和谐、互信、平等、友爱的意识,最终实现话语权自由、民主表达意见、主动交流的形式。辅导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时代这个得天独厚的契机,全面的掌握、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及动向,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别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
四、新媒体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4.1不断增大的个人话语权较为容易形成群体效益
新媒体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多元化的使用终端以及方便的转发等。从客观上讲,这些特点促使每一位用户成为媒体发布者,他们享有话语权。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他们无法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尤其是大学生刚刚形成了抽象思维能力,他们的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在某些情况下会说一些危害性的言论,这些危害性的言论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
4.2新媒体话语权掌控者不断出现、话语权不断变化增加了舆情监控的难度
在新媒体中,话语权的掌控者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话语权也在不断发生转移。然而,由于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传播力,这就导致信息监控者无法顺利找到信息来源,增加了监控难度。在高校里,学生的人数非常多,并且某一部分学生与校外的网络群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校外人员可以顺利获得学校内部的相关信息,这个因素也促使舆情监控变得非常困难。
4.3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新媒体中失去了自我
对于大学生而言,枯燥无味的课堂并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他们将新媒体当成自己的伙伴。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状态:大部分大学生都离不开手机,在他们的世界中,永远都是低着头从手机中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在寝室里,每一位学生都是埋头玩手机。如果按照这种趋势一直发展下去,这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还会让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在网上交流,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流,因此,这部分大学生的前景是非常令人堪忧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则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对新媒体的重视及应用,做好加强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强化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冠华,孟恒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应对[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0):159-160.
[2]谭俊.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理论察,2018(08):48-50.
[3]许稳良.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8(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