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梁志清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育朝着情感化素质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育朝着情感化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也从传统单一化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模式,并且在逐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教师职业素养规划手册。对此小学班主任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情感教育,采用一系列多元化、丰富化、趣味化的班级管理方法,做好情感教育的渗透。本篇文章基于小学班主任工作,对情感教育的应用展开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班主任 渗透研究
       
        早先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学所提出的,近些年情感教育逐渐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当中,成为学生心理情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学生情绪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玩乐的阶段,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知道如何控制自身行为与情感,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小学班主任要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案,不断优化、完善、发展情感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个人思想道德与人格得到质的提升。班主任要积极转变传统机械化的管理模式,采用更加人性化、高效化、全面化的情感管理模式,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定型前期。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强班主任的情感也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到四至六年级学生十分渴望释放自己的情感。如若此时学生不能找到正确的情感抒发模式,就会影响到自己甚至他人的正常生活学习。若班主任责任意识薄弱,班级的课堂纪律就会较差,学习氛围也会受到影响,班主任结合情感的情境,创设教育情境,将情感作为基础开展教育活动。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渗透策略
        (一)以情动情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情况,用耐心与细心引导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班主任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予以自己的关心,对此班主任要合理地运用自身情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日常班级教学中会有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会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中经常破坏课堂纪律,还有一部分学生运用比较偏激的方式吸引教师的注意力,任课教书管束无用的情况下会于班主任反应。此时班主任切记不要在班级中大声训斥学生,班主任的训斥只会起到短期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还会原形毕露。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学生是约束不住自己还是想要博取教师的关注,首先班主任可以与此类学生单独谈话,谈话的地点可以是操场小凉亭,避免教师办公室这种压抑的场所,班主任要先听一听学生的想法,耐心地听学生的诉求,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的关心自己,是真的想要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让自己不打扰到其他同学学习。对于想要博取教师关注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告知学生正确的做法,对于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与学生制定一个小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如若学生能够遵守与班主任的约定,班主任可以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予以一定的奖励,从情感教育予以学生一定的指导。
        (二)引导学生释放情感
        在传统班级管理当中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规定与要求,从而导致出现许多不可控的班级问题。若想构建良好的班里文化与班级氛围,就要积极创新班级管理理念,采用情感教育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赋予学生表达班级管理的权利。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对于班级有责任感有情感,自然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为班级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对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的权利交还由学生手中,在班委会中让学生出谋划策,为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如在班级当中我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如若有的同学出现乱扔垃圾、故意扰乱纪律、桌面凌乱等问题,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要怎么处理这些事件。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针对班级当中学生较多管理岗位有限的情况,班主任可以采用轮流管理的方式,只有每位同学都感受了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易,才会更加珍惜自己以与他人的工作。同学们共同努力管理的班级,每位学生都不舍得打破班级中的秩序,会更加约束自己日常行为习惯,学生与班主任会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们也会注入更多的情感。
        (三)帮助学生做好情感管理
        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学生转变自身不良习惯的重要契机。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借助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例如,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不够完善,在日常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十分容易出现纷争,学生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与其他同学大打出手。因此在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运用情感教育法,慢慢引导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班主任可以以自身案例进行情感教育,当学生出现矛盾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班主任可以让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犯错误时,班主任与父母也不会对自己大打出手,而是会有耐心的付出情感慢慢地进行引导。班主任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在很多情况下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的约束,采用室外教学的模式进行德育教育,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符合学生渴望自己的心理,让学生获取更加直观自由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慢慢克服行为偏差问题。
        (四)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班级活动当中
        在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有效的班里活动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班级活动当中去,通过积极健康的引导保证班级拥有良好的学习风气。
        例如,在班级中班主任要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我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综合活动。如有一些成绩较弱的学生运动细胞十分发达,在文化知识学习中学生总是找不到优势,慢慢地就会不自信心情低落,哪怕是体育课也打不起精神来。对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开展小型体育运动,可以让这部分同学带领班级同学做运动,渐渐地同学们找回来自信,笑脸也多了起来。在春天呈暖花开的季节,在条件允许能够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踏青,在踏青途中教师可以带带领学生捡拾地上的垃圾,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在校运动会组干当中,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组建啦啦队,为本班的运动健儿加油助威,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大集体。遇到困难同学们会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富有感情的,同学与教师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增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融入情感教育因素,为学生塑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将学生情感作为引导,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云霞.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实践[J].学周刊,2020(07):152-153.
        [2]谢新生.情感敎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9(20):40.
        [3]何群.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J].文教资料,2018(20):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