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 方显本色——杜十娘形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马丽
[导读]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聪明、极有见识的京都名妓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聪明、极有见识的京都名妓,因不满于鸨儿的贪财无义和自己非人的境遇,迫切要求从良。当她相信李甲的爱情后,便与贪酷的鸨母展开了种种斗争,终于凭借自己的机智,跳出了火坑。但就在她和李甲一起回家的途中,李甲竟在金钱引诱和个人利害的考虑下,把她出卖给富商孙富。十娘义愤填膺,在痛骂李甲的忘恩负义之后,抱持宝匣,投身于滚滚波涛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控诉了这个罪恶的社会,维持了她对爱情的理想。
        杜十娘是个风尘女子,但在她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许多闪光点,使她在中国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
        首先她美丽而聪明。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惹得许多公子王孙为之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因此人们都说“院中若识杜老薇,千家粉面都如鬼”。作者也不无惋惜地称之为“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被誉为“风流领袖”,“国色天香”。
        单单美丽还不够,她很聪明,对社会世情有清醒的认识。不留恋繁华的烟花岁月,立意从良。更在从良路上,进行了持久而顽强的斗争。杜十娘在七年的卖笑生涯中,使得她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封建社会里,不反对男人三妻四妾,可是人们对风尘女子却是极尽歧视的,只是把她们当作玩物而已,即便是一时迷恋也不会真心对待。十娘在遇到太学生李甲之后,认为他“忠厚至诚”,便有心向他,立意从良。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同鸨儿的箝制进行了斗争。首先在李甲囊空如洗,鸨母利尽而疏的情况下,鸨母要十娘打发李甲走,她不开口;鸨母破口大骂,她据理力争;鸨母乘人之危,索要财礼,她因势利导,敲定银子,推迟时日;鸨母宽限之后,她又用激将法拍掌定夺。在筹赎金上又对李甲进行感情上的考验。何等的机智,何等的勇敢。
        同时她为自己的从良积累了大量的金银,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下了经济基础。十娘因为要试探李甲,所以十娘的百宝箱迟迟没有露面,直到她和李甲双双返回家乡时,接受柳月朗等姊妹的“惠赠”,百宝箱才始得露出其面目。

李甲虽处处受十娘周济,但他对十娘的百宝箱却一无所知。不过我们可以从十娘自筹赎金一半和对舟车之资的自付,揣测到在经济方面十娘的主动地位。更可以从十娘的浮居苏杭的话语中,听出她对于自己经济实力的自信。看的清世情,洞察的了人心,有步骤,有计划,何等聪明老辣,让人拍案叫绝。
        第二,杜十娘心高气傲、自尊心极强。。瓦西洛夫在《爱情面面观》中说:“对爱情受到亵渎而引起的精神创伤的不同态度和克服方法,可以表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反映的方式可以直接说明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状态。”十娘面对爱情的亵渎选择了抱百宝箱投身于滚滚的江流之中。以此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愤怒与绝望。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面对心爱人的绝情,既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放肆发作,而是“放开两手,冷笑一声”,这一声冷笑是绝望的冷笑。她以超常的镇定,独特的冷漠,抒发了对人生的极端失望和对李甲的极端轻蔑。她没有流一滴眼泪,也没有向李甲乞求。她知道,她曾经那样信任,甚至以身相托的人,仍屈服于封建家庭礼教,屈从于金钱的诱惑,把她看作商品出卖了,那又有谁能够把她从万丈深渊里拯救出来呢?更重要的是,她的爱情被他人所忽视,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残酷的现实把她的求生欲望打击的灰飞烟灭,她绝望达到了顶点,并以死来对抗这个使她堕落却又无力挽救她命运的罪恶社会。她宁愿反抗死,也不愿屈辱生。她指责李甲“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痛斥孙富“断人恩爱,坏人姻缘”。于是在滚滚的江流中结束了自己十九岁的青春年华和悲惨的一生。她以死的代价捍卫了自己对爱情珍惜和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
        虽然杜十娘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个敢于反抗的妓女形象,却必将永久的发出璀璨的光芒。因为无论在哪个社会,都有许许多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这些人虽然生活得卑微并不被人们所尊重,但在精神上他们并不贫瘠,他们有自尊并且渴望被人尊重,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是自尊,他尊,和人尊的需要却是每个时代的人们的共同需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