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的其他理科课程的学习。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打造趣味课题,拓展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散思维,提升概括总结能力和发展逆向思维,树立勇攀数学高峰的志向。本文以教材为依托,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实践当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行针对性的教学,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引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也是训练良好数学思维和积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数学不仅仅是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包括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和识别各种几何图形,更加重要的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激情,并努力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勇攀数学科学高峰。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清晰的数学思维,以及保持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基本的数学技能让小学生学在当下,打下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因为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复杂度是逐步提升的,掌握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进入初中数学学习。最后,永葆一颗热爱数学的心,既能在当下促进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积极投身探索数学难题的热情,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关键所在。
二、数学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的第一层含义既是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对于处于数学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首先是要深刻理解数的概念,从幼儿园阶段掌握的根据具体实物来描述对象来发展到对抽象数字的理解。其次是学会和掌握数学基本运算法则,识别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区别。
(一)理解数的概念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重要的启蒙阶段,理解数的概念又是开始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们正确理解数的概念,数是用来描述某一特征的直观表达方法,和具体的单位相结合才具有特定的物理含义。数也具有多重属性和运算规则,比如奇数和质数,加减乘除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数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小学课本中最常见的数就是“0~9”这10个自然数,小学生们要学会用数字来描述生活中和课本上的实例,比如用“2”来描述二个苹果并在理解数的基础上进行运算,而不能还需要借助模型或实物,这样也不利于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比如圆周率“π”是学习几何图形时必须要掌握的,是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必须要用到的参数。
(二)学会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不复杂,但是应用性很强,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层次。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小学生们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巩固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理想境界。
三、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思维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小学生的内在数学涵养和对数学的认识。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逆向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思维训练是精神层面的范畴,是小学生们将数学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抽象概括能力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更多地 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小学生们的数学归纳能力得到提高,将生活中的案例和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结合。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备从具体事物现象中提炼或概括出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逆向思维和探索精神。思考和总结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概括能力的关键,勤思考也有助于小学生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常规方法交织在一起的,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解题条件联想到与之相反的情景和解题方法,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深刻把握小学数学运算规律。在遇到常规方法难以突破的问题时,逆向思维往往能够找到更加兼备的解题方法。
例如有一道计算题“小明和小杰各有一盒数量不相等的铅笔,最开始小明所有的铅笔数量是小杰的2倍,当小杰不小心弄丢2支后,小明的铅笔数量就有小杰的3倍了,求小明和小杰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正常的解题思路是从倍数出发,先求小杰的铅笔数量,再求小明的铅笔数量之后得到总和。但是小学生们用这种方法会比较麻烦,因为小杰的铅笔数量是在变化的,很难和小明的铅笔数量建立直观的联系,而且他们也不会建立方程式。这时,我引导学生们使用逆袭思维的方法来解题,假设小明的铅笔总数为“1”,则小杰最开始的铅笔数量为“1/2”,弄丢二支后变为“1/3”,则可以得到小明铅笔总数的“1/6”为2,再经过简单的换算可以求得小明的铅笔数量为12,剩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对学生在解答中学数学中几何和代数综合的应用题时。教师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知识点时,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逆向思维,鼓励学生们及时改变解题思路,找到更加简捷的解题方法。
四、总结: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除了教会小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思维方法,更加重要的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热爱数学,才能学好数学,否则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数学会很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04): 42-45+48.
[2]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3]黄冬金.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14.
[4]雷长征.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7(29):38-39.
[5]刘巧菊.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8(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