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虞永平教授对幼儿园种植活动提出了“全收获”理念。“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阐释了种植不只是让幼儿有收获,不只是获得食物。在“全收获”理念的指导下,种植活动将为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今,多数幼儿园在意的是宽敞的活动室、豪华的现代设施、软质地操场等环境,很少看见幼儿园菜地与沟洼。即使有,也是整齐划一,是以成人种植为主、幼儿欣赏为主的种植地。孩子很难真正接触到田地。但是,只要让幼儿接触到泥土,他们便会忙得不亦乐乎,寻找躲在泥土里的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生活的;会挖出草根,研究草根的生长;还会翻出泥土里的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等等。那么,如何来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活动环境,使其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初潜探索和研究。
一、为幼儿创设种植空间
幼儿园开辟一片种植园地,让孩子在“园子”里自由呼吸,才是园中乐园的真正含义。让孩子们在天地之间肆意舒展自己,不娇气、不任性,无拘无束,还孩子本色,应是田园生活最真实的回归。
1.分班种植。我园有一块比较大的种植地。经老师协商讨论,以班级为单位,化整为块,班级种植,由老师、家长与幼儿一起管理和收获。
2.角落种植。利用角落,在围墙边和背阳的地方,植物是否可以生长呢?老师可通过生成话题在班级里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哪些植物生长在阴暗无阳光的地方?哪些植物生命力旺盛,能生长在石头缝里,砖头缝里?老师要引导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一些喜阴的蔬菜、花卉等。
3.草坪边缘种植。老师可利用废旧材料,把收集的一些瓶、缸、盆、木盒、塑料盒、废旧轮胎等做成漂亮的造型进行设置。有的可设置在草坪的边上,有的可设置在草稀少的地方,以弥补缺憾。
4.小盆植物点缀种植。活动室、午睡室、橱柜等可进行小盆景种植,主要以点缀为主,创设生机盎然的生活学习空间。小植物可以是细小平淡的,并不一定要引人注目、绚丽多彩。只要能散发出独特风韵,体现绿色,体现生命,增添景色,老师就可将其放置在活动室等地方,以实现用绿叶和花开诠释生命意义和真谛的目的。
二、为幼儿丰富种植经验
在春风拂面、小草吟唱的季节,老师们开始收集种子、工具,寻找适宜的土壤。老师可通过家委会活动,发动有种植经验的家长参加到种植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并根据季节来制定种植计划。
1.收集种子,认识种子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孩子们想要探究的。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小苗破土而出呢?带着好奇收集种子,孩子根据已有经验,知道植物基本是种子发芽长成的。老师可在课程中设置新的话题,即“种子的故事”。
孩子们便可通过观察种子的形态、颜色、胚胎的组织知道种子的秘密,再通过实验观看种子发芽的全过程。
2.收集种植工具,学会使用工具
人类早期是使用天然工具,后来慢慢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同时,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孩子们在种植活动中,不知道究竟该使用哪些工具。他们一般随意在田间选择小树枝,小砖瓦片来翻看泥土。于是,老师可利用收集到的一些常用小型工具,进行现场示范讲解。例如,铁锹、钉耙、锄头、镰刀、锯子等等。老师要在工具上做好标记。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能认识几种农业工具,再发动孩子们收集工具,到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家里去收集。在家长的配合下,教师布置了一个农业工具区域,把一些种植使用的工具分类摆放好,使用的时候拿取,使用完以后归还。
3.了解播种的季节,选择适宜的土壤
一般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的。我们把收集来的种子一起分类,并根据季节进行种植。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线、温度、湿度、空气、土壤。春季万物复苏,大地回暖。一般来说,春季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例如,在春天里,我们可种植农作物、青菜、白菜、黄豆、芋头、冬瓜、南瓜、葫芦瓜等等;花卉:凤仙花、蔷薇花、鸡冠花、喇叭花、一串红、美人蕉等等;水果树:橘子树、桃子树、无花果树等等。
4.给幼儿提供适宜的选择
老师可从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让孩子自己选择种子种植,并选择地区种植,不限定孩子的时间、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例如,中大班的孩子能力比较强,喜欢种植也可以尝试种植。于是,我们开辟了菜园地,种植了茄子、西红柿、菜椒、韭菜、长豆、丝瓜等,在菜园里插上菜牌子,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种植、锄草、施肥、管理、观察、收获。小班的孩子喜欢花卉。我们便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让孩子一起种植花卉,用以装饰整个后院。当然,孩子们最后是分工不分家的,教师组织混龄活动,让他们一起进行种植、管理、观察。
三、给幼儿动手种植的机会
虞永平教授在《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一文中说,“幼儿园之‘园’的本意就是种植的地方和娱乐的地方,种植应该是幼儿园的应有之义”。这是因为种植不是成人的需要,而是儿童的需要,我们开展户外的种植园活动,就是为孩子走进自然,发现自然创造条件。户外种植是一个没有屋顶的教室,让孩子自己动手种植,老师、家长做背后的支持者,我们希望孩子在这里也能获得自主学习和探究,主动获得发展。让我们欣喜看到,每天的户外种植成了孩子最期待的时间。他们喜欢种植,有时浇水、有时施肥、有时捉虫,更多的是记录了每一次活动的点滴,创造了真实感人、寓教于乐的生活化教育!
我们全园每个孩子都有一份小栽种,有花卉、有蔬菜水果。他们每天都会照顾植物,对植物的变化做好记录。他们一起倾听花语,关注生命,一起体验收获,享受田园呼吸,从而得到了适宜的发展。
在探索户外种植活动创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要放手,敢放手,孩子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种植活动是一个延续的过程,种植活动创设只是一个开始,种植过程肯定也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幼儿教育,2017(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