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贸易就是各个国家地区对外贸易的总量。经济全球化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但同时新形势下逆全球化的爆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和国际的频繁变化,这些都给国际贸易活动带来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如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风险;防范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的潮流使我国很多企业都受益匪浅,其中国际贸易的开展就是一种机遇,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到了全世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迈向发展国家的步伐。国际贸易的对象是全世界不同的国家,通过各种各样的贸易方式来获得经济效益,虽然国际贸易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贸易风险,需要我国企业采用相应对策加以防范。
1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一,贸易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经济政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文化不一致,这使得国际贸易具有高难度的特点;第二,国际贸易双方交易的执行周期长,标的数量多,导致合同执行时间与国内贸易相比有所延长,使得国际贸易具有高风险的特点;第三,如果贸易方国家或地区出现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动,很容易影响到双方贸易合同的履行,有可能引起合同变更或撤销,这使得国际贸易具有与政治及经济政策息息相关的特点;第四,如前所述,国际贸易涉及的交易主体不仅仅是买卖双方,同时也会涉及到如银行、货代、商检、海关等多重利益方。可见,国际贸易流程繁多,操作复杂。
2国际贸易风险的种类
2.1政策方面引起的风险
国家的政策无论何时都是十分重要的,体现在国际贸易中更是不容忽视。如某些国家会出台反倾销政策,会让国际贸易关系显得十分复杂。国际贸易在进行,但各个国家又想保护本国产品的利益,因此贸易技术壁垒和法规不断垒驻,使得国际贸易的进行出现困难。
2.2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风险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风险主要包含专业合同条款风险和付款方式的风险。其中专业合同条款风险是指在交易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中,包含很多国际贸易专业术语,其对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严格界定。如果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约定不当,专业术语使用不当,则存在侵害交易双方权利的风险。
2.3货币汇率波动存在的风险
国际贸易不同于普通商品交易,它的交易对象是不同的国家,而且最终的收益涉及很多国家,而且其中商品和资金流通量很大,所以在交易的过程中一般以货币为中间交换物。而不同国家的货币在国际上有不同的汇率,并且国际贸易所消耗的时间比较久,很容易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而延长了贸易时间,而且资金的流通量比较大,所以交易双方在交款时间上也会延长,这样就会在国际贸易中出现货币汇率变化的风险。国际市场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当货币汇率变化时,会严重影响到贸易国家的最终收益额。
3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3.1了解贸易国家的政策
为了防范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差异带来的风险,我们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之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贸易对象,深入了解贸易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对其未来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化进行提前预估,从而保证贸易对象的适合性,确保自己和贸易国家经济收益的公平公正,时刻关注着国际市场的变化,从而加以防范。
3.2慎重选择贸易伙伴
对贸易伙伴的选择是贸易活动的开始,也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好的贸易对象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的风险性,而不好的贸易对象则会提高贸易的风险性,甚至贸易对象本身就是风险的主体。在进行交易之前要对贸易对象的情况进行认真的了解,对于大客户,可以通过中信保等机构获取对方信用信息和公司状况,或者要求对方提供在银行中的信用证明和银行还款能力;对于小客户,一定要客户充分验证客户能力和资质等,总之,充分了解对方历史纪录信用和经营状况情况,存不存在信用和付款问题,这十分重要,可能影响到后续的收益问题。
3.3求同存异,减少文化风险
要主动了解贸易方国家的交易习惯和国际贸易惯例,要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准则和法规来约束贸易行为。国际贸易标准通常由国外商业企业或国际组织制定,对控制国际贸易的市场秩序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帮助国内企业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同时,有效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所以,如果能够求同存异,在交易过程中严格遵守国际贸易惯例及贸易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就可以有效降低贸易成本,使国际贸易的文化风险大大降低,保证国际贸易能够稳定有序地开展。此外,虽然贸易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但通过积极的市场调查,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及贸易习惯上的差异性,做到知己知彼,确保双方良好合作。
3.4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国际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汇率风险,一是可以利用业务银行提供的金融工具,如即期购汇、锁定远期汇率和套期保值等一系列手段进行宏观金融调控;二是在合同签约时慎重选择计价货币,如果当期外汇汇率波动过大,可以采取以人民币本币签约的方式予以防范;三是企业要保持敏锐的嗅觉,一些重要或突发的事件往往会对国际外汇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3.5实现国际贸易,减少贸易壁垒化
通过对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进行调查发现,沿线国家中,仍有部分国家存在经济方面实行闭关锁国,对外经济实施封闭的状况。实施经济封闭的国家对于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了解,对外经济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作为率先加入WTO的发展中国家,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该积极引导并帮助经济落后的国家,引导封闭落后国家了解目前的国际形势,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可以通过双方谈判的形式进行适当引导。在国际贸易经济中,我国应该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对于一些不规范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及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由于不合理的经济贸易政策,近年来经济贸易救助措施明显增多,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在对外贸易中仍然采取不透明措施,在遇到不合理的经济现象时没有及时通报,增加了国际贸易中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对落后国家进行积极引导,可以有效减少对外贸易摩擦,减少贸易壁垒。
2.6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合同条款风险,企业在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之前,一是要充分了解本国和交易方国家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熟练掌握并使用各种国际贸易专业术语;二是要制定并尽量采用本企业的标准合同文本,尽量避免合同中出现不利于本企业的合同条款。例如:争议解决方式选择中国贸促会或香港等地区仲裁;贸易术语、产品价格、交货期、技术规格、付款方式等条款必须结合交易实际考虑周全并加以明确,严格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条款,以免后期交易双方由此发生纠纷。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发频繁。在贸易合作过程中,贸易双方要认真了解并研究对方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减少贸易风险,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莲,邓雅林.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控制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3):145.
[2]普麟舒.我国对外贸易风险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8(2):161-162.
[3]白翠翠.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的预见及管理措施[J].中国商论,2018(1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