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网络教学 初中生 电子产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应对方法
内容摘要:受新冠肺炎影响,在全国网络授课环境下,安徽省教育厅皖教基﹝2020﹞2号文件规定:安徽七八年级学生上网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0分钟,可是作为班主任却经常接到家长反映学生用电子产品时间却超过8个小时,家长不理解,与孩子起冲突,在此笔者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学生网课期间沉溺网络的原因是学生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并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出应对初中生沉溺网络的方法。
正文:
2020年新冠肺炎的影响遍及全球,而中国给出的应对策略是隔离:人与人之间不亲密接触,开学之际,中国各个省份都选择网络授课,可是网络授课之后,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有了网络就沉迷其中,尽管网课初中只有四节课,可是部分孩子却以上网课和写作业为由,经常要用电子产品超过8小时,家长提出要交手机,孩子就以要看电子课本、要在网络上答题为由,拒不交电子产品。作为班主任,据我了解这样的学生占多数。
家长焦虑孩子的视力,焦虑自己不能掌控孩子网络行为,经常打电话问上学具体时间,迫不及待等待解放。
初中学生有了电子产品之后为什么会沉溺网络?因为有心理需求。根据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020年,中国大部分省市已经脱贫,学生的生理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安全需求,国泰民安,只要不出去不染病,安全需求基本都已实现,所以大部分初中生的需求层次在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上,即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家里隔离,与外界失去联系,对于自我意识剧增的初中生来说,他们非常看重与别人建立关系,在他们看来,与父母关系已经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去维护,而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才是真正关系到自我情绪的重点,因此他们会在隔离之后花大量时间与朋友聊天,与朋友共同娱乐,打游戏,生怕朋友疏远离开了自己。所以就算父母威胁他,他也愿意为网络而战,与父母翻脸。其次是尊重的需求,与父母的相处中,大部分父母习惯了对孩子的命令管控相处方式,这与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初中生相冲突,因此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他们往往感到委屈,不被尊重,因此转移自己的需求到同伴中,与同伴相互诉苦,相互安慰,相互尊重理解。再次,在网络中孩子可以追求自我实现。
网络平台多样,内容通俗易懂,例如抖音、快手、微视,不但可以让初中生与千奇百怪的世界建立联系,而且可以让他们更迅捷地了解世界,而且其中不乏年轻人成功的事例,这些年轻人就是网红,网红在网络平台收获人气和利益,让初中生看到了更多除学习以外成功的的路径,初中生将自己身上的特质与网红或明星建立某种联系,通常这种联系是与网红、明星相同的或相似的东西,如:好恶的相同、生日的相同、星座的相同等等,他们幼稚地以为,因为相同,所以有“他们成功,我也有可能成功”的想法,因此他们会以在网络上追星来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点,著名青少年心理学专家陈默老师在《疏解青少年学业压力的31个药方》讲座中也归结孩子追星为自我实现的心理投射。基于以上需求,再加上在网络中还要完成学习和作业,当然不愿意把在自己手中的电子产品乖乖交出去。
了解了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之后,我们老师可以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帮助家长将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或指导家长走出焦虑。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最基础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因此可以利用这一需求来引导孩子烧饭做菜,解决自己的温饱,从而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家长不要一日三餐都烧好了送到餐桌喊他出来吃,而要告诉孩子家务劳动要共同承担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并且要分配具体的任务给孩子做,如果孩子拒绝做家务,家长就可以拒绝为他提供可口的饭菜,在生理需求的促使下孩子会渐渐屈服,并参与到家务劳动中,而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等能力。在此要提醒家长:孩子的资金要管控好,否则孩子订外卖和买各种零食反而会增加冲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在实现了生理需求之后是安全需要,即: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获得安全感的需要。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告知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对视力、脊椎等身体器官的伤害以及不良后果,让孩子的安全需求发挥作用,孩子虽然反感,但是会有触动,家长告知方法得当,孩子会主动在网课间隙参加体育运动或做身体调节。
其实家长最希望的是孩子在家上网课期间能发奋图强,补缺补差,学业更上层楼。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就更要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知识,改变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需求层次的第三层是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体要求被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的需要。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要求被接纳,被关注,被鼓励、支持,而不是过多的纠正,所以如果家长想让孩子补缺补差,那么尽量拿出自己的鼓励和帮助,而不是责备他沉迷网络的行为,比如想帮他提高英语成绩,可以跟他商量给他报单词听写;想帮他提高数学成绩,就在他有实际问题时帮他分析解决并不时地鼓励他勇于问问题的行为。当然,从需求理论第四层次来说,如果孩子不愿意接受你的帮助方式,你切不可强加给他,甚至责备威胁他,因为他需要足够的尊重,你的所谓的可行办法不一定是他喜欢接受的,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威逼而极不情愿,那么会影响到帮助效果和感情,反而会让他走到网络中去寻找安慰。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焦虑无助,其实,我们教师指导家长用好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会促使家长理解孩子,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建立与孩子的真正链接,从而缓解家长怕孩子被网络吞噬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