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下的生物拓展教学已非常盛行,本文围绕“生物课堂拓展的价值、拓展的注意点、有效的课堂拓展怎么做,拓展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生物课堂拓展教学促进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学情 核心素养 拓展
一、生物课堂拓展的价值
1.学情需要
笔者认为依据学情(来自评价反馈)和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来确定一课堂的教学目标、活动主题和评价任务,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实践中发现这样安排的课堂上,学生更愿意开口问,问的内容很丰富,为呵护和充实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很有必要进行恰当的生物课堂教学拓展。
2.课标要求
新课标中提到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生物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学习,因为学生在生物学实验实践中会碰到书本之外的其他概念,任何一个自然或社会实验实践活动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很多时候单科的知识和技能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拓展生物教学符合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恰当拓展既能支持学生的“学”,又有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
二、生物课堂拓展的注意点
首先,生物学拓展的内容立足教材,可以是某一章节内容的重难点解说版,可以是某一知识要点的背景阐述,可以是生物知识与化学或者其他学科的融合点等,当然一定也是学生想知道,感兴趣的点;第二,教师要理性安排拓展,无需“每课必拓”;第三,拓展一定以学生所需为先,也就是要先了解学情,不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拓展的内容,因为教学拓展的目的是为帮助学生弄清楚所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生物课堂拓展要遵循“教材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必要性原则”。
三、有效的课堂拓展怎么做
生物拓展对学生的思维激发是有积极意义的,最好的生物拓展来自学生的课堂生成。
(一) 拓展目标要有效而无痕
依据学情记录来自学生的生成资源,整理归纳并筛选出既是社会热点又是与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作为拓展的目标;关注学生在拓展学习前后的状态与能力,若没有发生变化,则拓展便是无效的,可以舍弃;某一节教学中安排拓展肯定有其目的,但是最好在教学衔接中水到渠成,用看似不经意间的延伸去帮助学生自然地突破学习难点,扩大学生的思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非常考验教师的功底。
(二)拓展展开要谨慎而恰当
教师对生物课堂学习的拓展要冷静思考,选好角度和问题,指导学生拓展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我们以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拓展安排为例来说一说。
1.课前安排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要学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即便是听了教师讲解也可能不理解,这容易导致学生对所学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肯定受影响。为此,我们在课前要了解学生,搜集学情,比如学生现有水平怎样,课标生物学核心素养要求是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和接下去的课堂教学建立关联,这样的拓展迎合学生的学情和课标要求,又以学生兴趣点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
2.课中安排拓展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若能通过独学、小组合学对相关的生物概念“无师自通”,那是最好的,但是因为班级内个体差异,学生学习中就会遇到不同层次的困境,课中拓展也就有了价值,通过对相关概念内容的拓展介绍,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梳理和建设某个生物学概念的支配力量,促进学生听懂并会模仿应用(学会),让学生有在新情境中应用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底气。
课中拓展的内容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困境。当然,学生会有非常丰富的个性想法,在课堂中也会提一些我们想不到的问题,这也是课堂生成的拓展资源,教师一定要重视,如果用好它,我们的课堂就容易让学生喜欢。
3.课后安排拓展延伸学习热情
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在我看来是展开拓展学习的最好时机,这时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或者安排一些拓展实践活动,可以使学习热情保持并延伸。
案列:《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学
1.通过交谈、小测搜集学情和学生的兴趣点
2.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拓展安排
课前播放一段“人的早餐如何消化”视频,让学生知道“营养物质怎样进入人体”,当然没有视频也可以是投影、挂图、讲解说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一开始就告知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效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然后遵循“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学生能自己想的,让他们自己去想”,安排独立学习、小组合学。记录学生困境,因为教师有多种预设和拓展内容准备,能当堂拓展解惑的要及时拓展,不能的就课堂个别指导。比如很多学生对糖类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具体代谢途径很感兴趣,可以当堂用视频或者其他方式适时展开葡萄糖在人体中的循环路线。也可以借此拓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的广泛应用。
教师要因势利导生成拓展,比如有不少学生认为“脂肪摄入量越少越好”。他们认为“脂肪使人发胖,会导致肥胖症、冠心病等”。此时教师要进行引导“适量的脂肪对人体是有益的,我们人体自己是无法合成一些东西的,比如脂肪酸α-亚麻酸,但这个对人体健康是有作用的,癌症、高血脂等病都与缺少这个人体必需脂肪酸有关,所以脂肪摄入量并非越少越好,营养物质射入量均衡最重要”。
课后适当拓展“科学保健与养生”,查阅中学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四、生物课堂拓展的反思
拓展必须以学情为依据,顾及学生的情感面,要鼓励学生问出来、去体验、去表达,但并不强迫,不管学生愿不愿意进行拓展学习,都要有师生交流,以此促使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虽然好处颇多,但也要谨慎处理,如前面提到的,我们要注意课堂教学处理的简洁明了原则,拓展并非每节课必需,因需而设且要合情合理。
有时,学生对拓展活动的学习会比对书本内容更感兴趣,追究原因倒也不是因为拓展就真的比书本内容有趣,而是教师的处理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更具灵活性,更有趣,也就是关键在教师的引导方法,处理方式,所设计的活动形式或指导学习的策略等方面,可能教师自己都没发现在处理拓展内容时的心态是相对更轻松一些的,对书本内容的处理则相对更严肃一些,这种不自觉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因此在以后的拓展处理中,我们要注意处理的细节,也要注意给学生指点的方式方法和心态,点拨要到位,指导要得当,目的要明确,对学生的学要有辅导价值。
对教师而言,做好真正有效的生物学拓展是不容易的事,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功底。什么时候需要拓展、拓展什么内容,这些都取决于学生,教师可能随时要准备着,最好把自己锻炼、进修成为“百科全书”,否则很容易被学生问倒,当然教师再怎么学也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被问倒不可避免,也不要害怕,和学生一起学习是我们这个职业最大的荣幸。当然,我这样的教师脸皮有点儿厚,但是也要避免次次被问倒,这样就太尴尬了,学生也会远离你,为了职业尊严,再学习、再进修也是必要的,让自己这桶水再满一些。
参考书目:
1.《让课堂讨论来得更实在些吧!——阅读课堂有效讨论的制约和对策》 楼红维
2.《教育学》王道俊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王义堂、田保军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