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何永梁
[导读] 近些年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而伴随新课标推广程度的加深,医学院教学管理现已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摘要:近些年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而伴随新课标推广程度的加深,医学院教学管理现已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要求对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保障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对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中的漏洞进行完善,进而为整个医学院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本文就我国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各个行业中,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使教学管理系统高效地运行,使教学管理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当前信息化教育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医学院校要从自身院校的特点出发,创建能够与学校特点紧密结合的信息化系统,从而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最终能够实现对医学学生的持续高质量培养。
1 我国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1 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乏完善性
        教学管理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管理水平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校应与学校自身情况进行结合,针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开展完善工作。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形成了阻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阻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1.2 学生人数扩增与教学基地资源短缺的矛盾
        随着医学生人数的扩招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临床教学基地的临床、科研、教学任务在不断加重,毕竟基地资源有限,两者矛盾越来越严重,势必影响到实习质量,突出表现为:(1)临床教学基地中实习生人数多,种类复杂。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学生;省内、省外各高校实习生;规培生、进修生等等,学生人满为患。各学校的实习计划、大纲、鉴定都不同,增加基地工作量和执行度。这些都是影响到实习质量。(2)由于临床教学基地的声誉等因素,出现学生实习“扎堆”现象,给实习安排和管理带来了困难。(3)学生的大量增长,导致带教教师的相对不足。带教教师同时承担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医疗资源的短缺和不平衡,导致带教教师临床、科研工作较为繁重,加之部分带教教师缺乏严格的遴选和系统的培训,教学能力不足和热情不高,教学工作常放在后面也是不争的事实。
        1.3 实践教学管理不到位
        虽然各医学院校均制定有具体的实验大纲、实习大纲,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但是,如何进行监管?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既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案,更没有开展实证研究的报道发表。因此,实践教学存在随意性大、监管失控的风险。据初步调查,有一些学生为了考研,基本上没有参加临床实习,但是有关医院仍然出具了实习合格的证明书。可见,实践教学管理问题的严重性。
        1.4 对教育信息化缺乏认识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在各大医学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大部分老师包括部分管理人员,只是意识到网络建设、仪器购买使用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设备系统建立好了以后,如何充分的使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等想法普遍存在。同时,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将信息化技术充分的利用。很多时候依然采取的是过去的单一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没有将互动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新途径与教学管理的实际相结合。


2 加强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
        2.1 构建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需要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突出,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于构建完善的评价系统的方式,各医学院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以及授课教师的想法和意见,逐渐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的问题。同医学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行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方法实现学习的教学目标。
        2.2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临床教学管理
        (1)随着实习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充实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主要完善修订了《临床教学管理规定》《临床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实习生请销假管理办法》等,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实习的管理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2)搭建了分管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招就处、后勤保障处、系(部)负责人组成的临床教学领导小组,做到管理职责明确,合作分工。建立实习工作月例会制度,实习生进入基地实习后实行月例会,反馈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力求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促进和保障实习质量。(3)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院系二级管理。实习分配工作由原来的教务处统一分配,发展为教务处宏观管理和指导,相关处室配合,系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调配,教务处后期汇总协调。进一步的下放实习管理工作权力、责任、任务,工作分工精细,有利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实习需求,同时充分发挥系(部)的主动性和调到其积极性。
        2.3 要全力提升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资源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组成部分,硬实力是指学校和教学医院以及教学基本条件,软实力是指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管理。在硬实力上,要进一步加强实验设施和教学医院建设,增加实验场地、添置实验设备、培养和引进实验技术员;与此同时,要把高水平医院纳入教学体系,淘汰不合格或整改不到位的医院;要进一步强化对实践教学医院的管理和指导,不断改善其教学条件、提升其整体教学水平。在软实力上,要强化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指导,不断提高其教学指导能力;要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师资的培训与能力的提升;要建立和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从学、教、评等三个方面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从调课记录中还可以看出,每学期总会存在部分工作失误导致的调课,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教学管理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另外,约 1%的节假日调课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此外还有一些是由于教学设施故障而导致的调课,这类调课其实也是可以大概率避免的。综上几类调课其实质都是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对于调课的认识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的。因此,学校应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服务师生”的理念,提高管理队伍人员服务水平,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务管理技术和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编排出科学合理的课表。课表需要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协商完成,保证上课地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等不冲突并且准确录入教学管理系统。通过一线教师和各方保障人员紧密协作,可以确保教学正常进行,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医学院校教育管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应该更加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庞大性、系统性、复杂性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相关的医学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问题,将医学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确实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精准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文超.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J].文存阅刊,2017,19(27):177.
[2] 王健,魏笛,李洪波.高等医学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208-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