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王凯
[导读]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代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代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在高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多数教师仍旧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于学生能力以及思维的发展会形成一定的忽视状态,从而导致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但在当前的社会中,一个不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思维的人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对如何在政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在当前素质教学理念改革逐渐深入的环境下,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从而引导学生综合发展。然而,结合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情况来说,大部分教师依旧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把教学重心放置在学生学习成绩上,没有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最终使得高中政治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政治核心素养没有得到提升。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情况,我们需采取对应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和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核心素养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强化,其自身的综合学习效果自然也能够因此而加强;其次,核心素养教学能够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人才,核心素养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进步最好的教师。虽然在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能够主动地为自己做一些学习计划,但相比于枯燥无味的知识来说,学生会更加倾向于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假设学生对知识无法产生主动了解的兴趣,那么整体的学习任务就会显得十分劳累,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同时也无法形成较高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引导学生开展高中政治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合理地对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环境进行调整,借助外部因素对学生形成有力引导,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总体来说,高中政治是一门实践性以及生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政治的知识点中也经常能够渗透与大众生活相关联的信息。所以以生活为切入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互联网教学情境。当前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无法脱离的一项技术,对于教师而言,网络也成为了一种良好的教学帮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也能够帮助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内涵。
2.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由于高考这一关卡的存在,很多高中教师都会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视为主要的目标。并且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由于政治属于文科类的科目,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大量地背诵教材中的知识点,甚至很多教师恨不得一股脑地将所有的知识塞入学生脑中,要求其能够熟练地记忆背诵,借此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该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其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填鸭式教学手段的影响下,多数学生会对教师产生过高的依赖心理,并且其自身的思维在长期的限制下也会产生僵化状态。

所以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中,教师需要对目标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创新,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是否能够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形成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中会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因素,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进行适当的创新,保证教学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以此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为学生讲解政治知识。比如在讲解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真实的法律案件,在讲解与文化生活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微课软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当下生活中比较热门的事件等等,借助这些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事情以及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放到案件的虚拟环境中,引导学生真实地感受案件的内涵,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其分析,也能够对知识形成别样的感触,丰富个人的核心素养。
4创设政治情境,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中包含了众多含义以及作用等理论知识,抽象性比较高,学生在理解以及记忆上将会存在难度,也无法精准地找出和实际之间的关联性提升公共参与意识。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改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可以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其中。例如,在进行关于民主选择方面内容教学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安排选择模拟选举场景,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一张卡片,之后让学生在卡片中选择一个认为可以担任班长职责的学生,同时让各个学生在写完之后将其投放到纸箱中,在投票完成以后,进行唱票。通过营造政治教学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5结合时政教学,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时政教学作为高中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让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更加多样丰富,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世界发展和变化,提升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因此,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知识以后,给学生补充适当的时政内容,通过发放一些时政信息或者案例,让学生对时政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可以把时政内容或者社会热点话题当作案例,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政治教学的认同性。要想提升学生政治认同,需要结合时政内容有针对性地教学,例如,全国东西扶贫会议的开展,在会议过程中,胡春华指出,要想保证东西部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定精准地推动目标,将东西自身优势充分激发,让社会群众参与其中,形成帮扶格局。在讲述该内容以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开展东西扶贫政策的意义?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可以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发言,分享自身见解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政治认同感,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政治学习活动时,就不能通过传统死板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命令式教育指导,而是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能够站在主动的角度下对知识进行探索分析,并对其进行掌握吸收,以此加强个人的自主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从而推动自身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此有效强化学生的政治品质。
        参考文献
[1]陈飞然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9,(15),129。
[2]王会霞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