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正在通过新课标改革来转变当前教育教学方式,同时相关部门还指出,要将建构主义理论渗透到常规教学过程中。因为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重要概念点以及定义,这些概念点及定义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对学生进行传授,这就可能导致教师讲解速度过快、学生难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出现,面对这一困境,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尝试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生物概念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高中生物;概念教学
因为高中生物涉及的相关概念较多,并且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压缩一些讲解过程,这样才能将教材内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可是学生在这一教学方式下,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更没有办法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教学方式,通过概念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并且要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以及合理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一、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原则
在新课标改革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秉承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科学教学、思想统一、理论实践结合、激发学生潜能等原则,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做到有效学习,激发学生各项潜能,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教学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内在魅力,通过一些标本、实验、动画、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并让学生理解教材内所要表达的概念。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多样性,从而使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知识点和教材概念[1]。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念及目的
在新课标改革中指出,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背景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是如何将知识、个人、社会相结合,其目的就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并且这一概念在1980年以后就在生物教学中被广泛提出与应用,为的就是让生物教师明白,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所学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将知识牢牢掌握住,并将其灵活运用。并且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强调要将知识与社会和学习情景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以得到很多全新的教学观点。由此可见,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进行生物教学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能够使学生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下,激发各项学习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建构主义理论使学生得到全面并科学的发展,这也就是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所要突出的观念。
三、学生在学习生物概念时遇到的问题分析
3.1混淆生物学概念
当前高中生在学习生物时,经常会出现将概念混淆的问题,因为生物概念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也没有将每一个概念详细分类比较,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概念混淆问题。比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三《内环境稳态》这一节“体液”的组成时,其中有一个概念是“细胞内液”,具体指的是细胞内的液体,但必修一植物细胞结构当中有个概念“细胞液”,指的是液泡中的液体,二者名字内涵有别,名字却相似,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做题时将二者混淆。
3.2学生意识中的生物概念
因为在进行高中生物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了固定概念,并且这些概念其实与生物学关联并不大,可是学生就会误以为所认知到的这些都属于生物学知识,导致学生生物概念出现偏差。
比如,教师进行到《免疫调节》这一堂课时,学生因为理解问题导致对这一概念出现偏差,误以为免疫调节只是单纯运动健身提高免疫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只是一味将自己的经验性、常识性概念添加到生物学习中,这种刻板概念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3.3生物概念抽象难懂
概念抽象,是高中教师在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生物学教材其概念理解只是笼统的对学生描述,但是学生对于生物学概念理解还不成熟,这就导致学生对这种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就比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一课,学生原本就对基因并不了解,然而教材中对于基因的描述更为简单,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并且长此以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学生会直接放弃掉生物这一学科学习,影响教师教育教学进度。
四、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策略
所以说,在这一新课标改革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不断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形式,并秉承着建构主义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优质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并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来掌握生物学概念。
4.1提供范例,丰富想象
因为生物教学过程中,其概念太过于笼统,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其演变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供范例,来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具体是怎么演变的,通过范例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比如,在学习到《细胞分化》这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网上整理一些细胞分化资料,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来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更直观了解到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提高生物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并将学生想象能力丰富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同学们知道细胞分化有什么作用么?同学们知道哪些著名的分化实验呢?通过细胞分化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想象力,这样学生在探究与想象的过程中就会将所学知识含义深入了解并牢牢掌握[2]。
4.2正确表征概念,给予系统归类
因为生物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课程,对学生定义表述以及生物知识概念掌握和表述能力要求十分严格,学生一定要利用准确的生物语言来简述出知识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表述能力进行提升,通过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概念。比如,教师在讲授到《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将教材内的概念表述灵活对学生进行传授,比如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时,可以将符号用相近汉语意思表达,从而让学生记住符号含义,新(Zn)铁(Fe)臂(B)阿童(Cu)木(Mo)真猛(Mn),利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并记忆元素,并让学生做到灵活复述,这样学生不仅会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真正做到在新课标改革环境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背景来对学生进行生物概念教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概念,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生物学习,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一味依靠教材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要将教学方式改变,通过到网络上寻找一些直观的资料或者进行一些生物教学活动,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概念,还要树立学生严谨的生物学思想,并且在建构主义理论大背景下,将学生主体地位展现出来,让生物教学更贴切实际,将知识与个人和社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合理并科学的教学,使高中生物教学不再那么刻板,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改革指示。
参考文献:
[1]李丽.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7x):8-10.
[2]张娣.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初探[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