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综合鉴赏能力,就需要在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的音乐知识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个性化教学可以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的音乐知识理解,从而形成个人不同的审美观,所以个性化教学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个性化;策略
在教学中音乐教学是形成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的基本途径,在我国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当转变教学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个性化教学为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从而提高个人综合艺术修养。
一、充分尊重个别学习,创设自主氛围
小学生面对的是独立去寻找和界定音乐相关的材料,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等,这样可以很好地呈现出学生的个体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也会因此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从本质上来讲这反馈的是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例如,以《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为例,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去寻找对应的声音,使用手机设备将其录下来,然后谈论自己对于这种声音的感受。很明显,这种预习任务是以学生自主开展的方式来进行,在课外有的学生收集的是春游期间的溪水声音,有的学生收集的是小鸟的叫声,有的学生收集的是街道上车鸣的声音,有的学生收集的是钟表闹钟的声音,有的学生收集的是小猫的叫声,有的学生收集的是刷牙的声音,有的学生收集的是下暴雨的声音,学生在录取完对应声音之后,还需要谈论自己对于这种声音的感受。比如,以某学生的小猫声音音频为例,他发现小猫有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情况下小猫叫的声音不一样,这可以很有效地表达出小猫的状态。接着教师设定如下的环节,要求学生模仿自己录下的声音,开展一场模仿秀,以轮流的方式进行表演,在表演完成之后要求其他学生猜测他或者她模仿的是什么声音,由此使学生在这样的模仿活动中感受到自主性,享受这样的自主活动乐趣,使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有效规划小组探究,引导学习交互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合作教学法,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其落脚点是检测个别学习的结果,属于在个别学习层次上的延伸和扩展,关注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交互氛围中,使得个别学习的效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例如,以《小雨沙沙沙》教学为例,教师选择小组合作教学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感受快乐的情绪,懂得使用自然的声音来进行歌唱,感受四分和八分音符的时值,巧妙将其运用到其中。
教师在该课程规划的时候,实际教学方案的贯彻执行步骤为:首先,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去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声音?接着过渡到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四分应付和八分音符两个主题,接着给学生学习卡片,设定游戏情境: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不同的音符,跟随着歌曲来进行打节奏的游戏,此时小学生可以扮演小雨点,要求在对应歌曲音符的时候要做出对应的动作,由此使得课堂展现出能动性的特点;接着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审视自己小组成员在实际音符理解和操作中是否存在问题,游戏环节中的各种问题都可以拿出来与组员进行沟通,如果确定问题所在,就需要帮助对应组员制定改善方案,由此使小组组员的游戏闯关能力得以提升,使小组内的问题慢慢得以化解;如果遇到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在实践演练的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分析问题,由此制定问题改善的方案,使原本个性化的错误得以矫正,使小组合作教学效益得以充分体现。
三、巧用集体学习模式,增强学习体验
集体学习模式是指整个班级一起进行学习,在实际小学音乐个性化课堂内,主要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下达统一性的指令之后,全体学生在明确实际任务、采取对应交互策略之后呈现学习结果,由此使得全体学生最终获得对应结论。
例如,以《渔舟唱晚》音乐教学内容为例,本次学习的教学目标为:正确认识古筝,欣赏乐曲,形成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情怀,能够辨别讨论联想乐曲中的形象,实现学生音乐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本次课时,教师采用集体学习模式来进行,希望由此可以使得学生音乐学习体验得以增强。其详细教学步骤为:首先,多媒体呈现渔舟唱晚的水墨画卷,播放滕王阁序的朗读视频,引导全班学生跟随着节奏来拍打,体会音乐的律动;再者,要求学生集体阅读关于此乐曲的背景资料,引导全班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慢慢去分析对应的乐曲,指导以大搓拇指的方法来进行练习,接着进入到全班弹奏演唱的环节,此环节可以进行相互矫正,教师在重点部分可以进行适当停顿,进行反复演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此环节找到实际韵律的节奏和特点,或者可以以小组合作教学或者个体探究的方式来驱动,但是最终的落脚点是实际的歌曲演唱质量处于比较高的状态。最后,全班级进入到课堂知识归结的状态,以思维导图为具体工具,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对应的思维导图,各个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然后将实际的知识体系勾勒出来,这对于小学生音乐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格局和环境中进行。作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个性化教学的价值,懂得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小学生的音乐体验,选择更加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模式,确保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理想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宝君.小学音乐个性化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杨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8(14):47-49.
[3]曹文慧.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个性化设计[J].教书育人,2017(25):64.
[4]阚莉莉.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滋养学生的个性[J].北方音乐,2016,36(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