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体育课程枯燥乏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来实现,学校及家长应该在学生学习生活之余增加其体能锻炼项目,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趣味教学;?体育精神;?互动教学;
现阶段,由于环境与食物的安全问题,部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八九十年代的同龄人。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部分学生带着应付的心理去学习体育课程,这对小学生体育教育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要想使学生改变对体育课程的误解,就要从全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现阶段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困难
传统的体育项目虽然可以使学生的体能得到科学的锻炼,但是大部分小学生被娇生惯养,乏味的体育项目和体能消耗使小学生开始抗拒上体育课,甚至用请病假的方式来逃避。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能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提升,身体素质会逐步下降。除此之外,家长的过度保护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更好的锻炼。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对于体育锻炼缺乏更多的认知。一部分小学生深受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影响,把大部分本应进行身体锻炼的时间用到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出现了一批小小的低头族,这种现象需要引起学校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二、快乐体育在体育中的意义
(一)满足新时代小学生的体育教育
新时代中的体育项目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五花八门的体育设施应有尽有,学校想要在这种环境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体育课堂中,就需要结合快乐体育的模式,丰富体育项目、改进教学模式、增加体育运动器材,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最终达到令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传统的体育课程重点在于加强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练习,虽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因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和注意力比较分散,传统的体育教育没办法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把快乐体育模式应用到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实现小学生科学锻炼的目的。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和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快乐体育在体育中的具体使用方法
(一)要学生认识到学习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误解,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思想。例如,在正式开始体育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人体结构及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状况,还有现阶段的学生需要得到怎样的锻炼才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并且要告诉学生健康成长对其将来学习、生活,以及走入工作岗位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学生了解到身体素质好对家人和自己来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从广义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到锻炼体育项目的意义,并为学生播放一些奥运会体育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伟大,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对体育课的抗拒心理,能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主动学习体育课程,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
(二)开展多样化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入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
1. 改变死板的教育模式,活跃教学氛围。
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一本正经的教学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进行热身活动时,教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些有趣的动作,用来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来领会动作要领,从而更轻松地完成学习内容。
2. 教师在传授、演示动作要领之后,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指导,从而完善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
因为学生与学生更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学习过程也会比较轻松。例如:在完成仰卧起坐的动作指导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指导动作,教师也可以从旁进行指导,但是要注意态度,不能够太过严肃,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三)增加体育项目,丰富学生的锻炼内容
每一种体育项目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日常教学之余,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提出改善体育教学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实际情况增加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体育课的意见调查表,研究现阶段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认识、一般去什么地方进行体育锻炼、每周锻炼的时间大概是多少、学生对哪些体育类型更加感兴趣等。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增加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充分把体育教育与学生当前的思想和兴趣结合起来。通过对所增加的体育课程的培训,来观察学生在进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时的表现。例如:通过学生在进行锻炼时表现出的积极程度、配合程度以及完成程度来验证增加的体育项目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
(四)鼓励家长互动,一起完成学生的体育教育
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家长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体育课程,除了达到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放心的目的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愉悦感。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进行互动比赛。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一直以来提倡寓教于乐的教育精神,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如今,把快乐体育模式加入到体育教育中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全方位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小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俊鹏.浅析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人生十六七,2018(1Z).
[2]李雅琼.快乐教学理念的优势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7(21).
[3]刘福雷.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