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杜瑞
[导读] 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小学课程改革获得了丰硕成果
        摘要: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小学课程改革获得了丰硕成果,融入了大量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补充与拓展了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课程增加了师生互动性,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小学美术教师要遵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综合要求,恰当引入互动教学模式,遵循互动性思想,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模块,满足学生灵活多样的美术学习要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关于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思考
引言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当下的教学趋势进行精准的教学定位,有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的科技性和趣味性的美术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的美术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反馈情况的关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层次差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并在考虑阶段性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要求之后,对原有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层层深入、不断递进地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1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1.1美术教学重视度低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认为美术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没有好处。于是,把所有的美术课换成语文、数学、英语课。有的教师在美术课上对其他学科进行考试测验;有的美术教师为了方便,则让学生自由活动。有的学校将美术移出课程中,不仅教师认为美术不会帮助学生学习,家长也认为学习美术耽误学习,有时间不如背背语文课文,学习英语单词。家长和教师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够尊重美术学科,导致学生审美能力缺失,斩断部分学生对美术的天赋。没有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由此,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1.2教师注重理论教学,缺乏教学实践活动
        有的美术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教师没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缺乏创新性的活动,因此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还有些教师不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安排丰富的观察、实践和反思活动,不能设置良好的美术情境氛围,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没能给学生创造激发想象力的空间,因此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整体有效性。还有的教师由于没能在课堂上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灵感,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不注重在教学活动中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因此不利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情境。
2优化小学美术课堂的措施
        2.1行动是成功的主要途径
        想要成功前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优化课堂观念,并为此付出行动。学生画画时不能照搬照抄,要会灵活运用教材。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不能过分依赖,不然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其他上面。教师要把绘画的真正意义表达的淋漓尽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这样的课堂观念才是正确的。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付出行动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导入尤为关键,有趣的开场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关键。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教师进行针对性启发,学生只要付出行动,就会有收获。这样,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喜爱。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运用多种材料教学,让学生感悟美术的乐趣
        教学中如果单纯的让学生画、欣赏,美术材料过于单一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会感到厌烦,学习效率会事倍功半。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新鲜的、独特的工具及材料,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教师教会学生有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运用自己的想象,去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或表达生活中的美。学生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不同颜色的豆子、树叶、彩纸、米粒、花布等材料做一些粘贴画,一幅幅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粘贴画在学生的巧手中诞生了。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让学生以美术的视觉去美化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拓展并延伸美术知识。让学生用一些废旧物品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更加美好。
        2.3注重互动欣赏,增强品味感悟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牢牢把握美术教育的目标,将引导学生欣赏与品味美术作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将互动欣赏策略作为一项重要方法,以此保证美术鉴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要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与语言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欣赏研究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建立内在情感。为保证互动欣赏教学的落实,教师要善于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工具,让学生的欣赏互动更加直观和丰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2.4课堂教学营造氛围
        让学生体验美术的乐趣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激发其潜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领悟绘画作品之美,沉醉在创作中,体验其中的乐趣。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激励的动作等,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游戏等,所有这些都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维比较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泡泡飞啊飞”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吹泡泡比赛,泡泡在空中飞舞,学生与泡泡嬉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想一想,可爱的泡泡中可以有什么。在游戏中,学生看到不同形状的美丽的泡泡,深入认识泡泡的形状。活动过程中,学生脸上洋溢着笑容,教室里到处是学生的笑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也体验到乐趣。
        2.5注重评价反馈,促进互动改进
        评价反馈是互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有效调控互动教学的必要依据。评价反馈要求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让互动双方得到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根据。教师需要做好评价反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在评价反馈策略中,教师应该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反馈方法,运用具体、细致的语言进行委婉评价,既看到学生的优点,又看到学生的缺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另外,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反馈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指导情况,以促进师生深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结束语
        美术是一门富有独特魅力的学科,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可以学习美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教师可以树立优秀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展开丰富的知识获取量,但教师与学生不能一味依赖课本,可以寻找新的素材进行分享,可以收集美术杂志、网络查找,看到新鲜事物进行拍照收藏等,都可以对美术知识进行了解。
参考文献
[1]薛雅雯.优化美术作业形式提升美术教学实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60.
[2]梁伟燕.探索多元化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9(03):181.
[3]邢相弇.新时代未来教室的交互式美术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217.
[4]谢宏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9(01):80.
[5]冯元元,张天军.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J].学周刊,2019(0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