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杨宗舒
[导读] 现阶段的中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摘要:现阶段的中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尤其是在风格层面上,其对于班级凝聚力可以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相对而言,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是非常多样化的,有些班主任趋向于严厉的风格,有些班主任趋向于和蔼的风格,有些班主任趋向于理性的风格。对于班级凝聚力而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也不要完全拘泥在固定的状态上,应对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人际交际、班级内部矛盾、外部挑战等,做出一个持续性的掌握和分析,从而在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调整过程中,按照科学的依据来完善。另一方面,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改善和阶段性的优化,需要与同学们进行有效的匹配。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管理;凝聚力

        现如今的很多中学运转过程中,班级凝聚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内部分化比较严重,不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对他们的成长也会由此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创建和落实,最大的目的就是提高班级凝聚力,在内部团结一致的情况下,引导同学们在自身的成长、进步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保障,并且最大限度的规避同类问题反复出现。要坚持在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改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素材指引。
一、中学班级凝聚力现状
        对于中学而言,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传统的教育手段和约束方法,并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由此造成的渗透性不足是非常突出的。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中学班级凝聚力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大部分情况下,两者表现出“分工作业”的特点,没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出现了很不好的影响,而且对同学们的知识学习、进步等,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教师的个人经验积累和能力突破,缺少科学的路径,最终造成班级凝聚力的不断下降[1]。第二,班级凝聚力的提升,本身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但是部分教师对此,并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来评判和改善,完全是按照个人的观点,通过一些极端的措施来完成,表面上得到了按部就班的效果,实际上很容易造成恶劣的影响。
二、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一)初期风格——严厉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想要在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完成,必须对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进行阶段性的改善,尤其是在初期风格方面,要表现出严厉的特点。当前的中学生表现出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他们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同时对于各类知识的学习、掌握速度不断加快,在自由的追求程度上较高[2]。因此,初期的班主任管理,要通过严厉的手段来完成,让同学们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严厉管理的目的,在于杜绝班级内部的欺凌现象,要促使大家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针对自身的能力、力量,按照正确的途径来应用,减少内部矛盾,杜绝阴暗心理的生成。


(二)中期风格——引导
        就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本身来讲,想要在影响力的积极层次上更好的提升,还需要在中期的引导风格上,进行更好的确立和调整,这样开展教育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自身的学习、进步方面,拥有一个科学的改善[3]。例如,中期阶段的学生,进入到青春期后,感情和身体都在不断的成长,此时有可能出现迷茫的现象,而且面对一些突发事情,并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处理。对于这样的现象,必须在引导的过程中,站在同学们的角度来出发,按照个性化的引导方式来完成,让同学们对待自己的感情变化,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一味的去镇压必定造成触底反弹的效果。所以,必须因势利导的去教育,懂得放权给学生。
(三)后期风格——拓展
        与既往情况有所不同,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优化,在后期方面,需要按照拓展的风格来完成,这样开展教育的好处在于,让同学们通过前期的积累,实现自身的大幅度进步,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的综合解决过程中,能够由此来得到更好的成绩[4]。第一,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拓展,必须与同学们更好的融合,后期的学习依靠学生自觉和个人的主动进步,班主任的强制性干预,有可能产生反效果。此种情况下,对于同学们的管理,需要适当的放松一点,让他们的神经不要过于紧绷[5]。第二,班主任管理要与家长保持协调合作,针对打小报告现象更好的处理,要共同去帮助学生,而不是按照家长或教师的个人想法来强制性管理,这种模式必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而且对于同学们的成长、进步,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
总结:
        现如今的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探讨,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调整,班级凝聚力的提升,正不断的朝着预期目标来前进。未来,需要对中学班主任管理风格的内容,进行更好的优化,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们发生的一些转变,必须得到高度的关注,继续保持在老旧的观念当中,对于教师自己,对于同学们,都会造成恶劣的阻碍现象。所以需要懂得在未来的教育创新方面,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要想更好的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相关班级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明确不同的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从而在班级管理当中进行自身管理风格的优化和调整,最终达到最优的班级管理效果,满足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姚晓平, 唐星. 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影响的分析[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8):67-67.
[2]严渭敏. 让班级充满家的味道——探析中职班主任管理之道[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5).
[3]王李静.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4).
[4]邵庆春. 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求知导刊, 2018(29):156-156.
[5]何杜怡.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6):202-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