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教育要求每个学科均需围绕核心素养而展开,而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正值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借助英语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工作,是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根据核心素养的标准探究初中英语的德育渗透方法,能够为专业的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德育渗透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德育作为教育的首位,只有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才能确保专业教育下培养的人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初中英语作为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主科科目之一,占据大量的教学资源,也需要承担起学生德育培育工作的责任。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的德育渗透问题
(1)唯成绩论下,学生德育渗透工作被忽视
唯成绩论是目前的主流教学思想,要求初中英语教师一切的教学活动需要根据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开展,因此常规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应试技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核心素养下的要求,但是脱离考纲实际,难以在卷面成绩所体现,经常被教师忽视。有教师为任务式地应试学校检查,仅在课堂上简单开展,导致现实中初中英语德育渗透形式化。特别在临期期末阶段,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和应付期末考试,将德育渗透工作搁置,德育渗透教学断续推行,必然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资源紧缺,德育渗透缺乏针对性
因材施教是有效性教育的具体方式,每个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生活背景不同,导致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具有差异化,但目前课堂式集中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德育工作仅局限在普遍浅层的德育问题上,学生缺乏深入的引导,难以对问题进行扭转。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投入,但学生基数大,人均教学资源面临严重不足,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单凭教师一己之力难以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分析和针对性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要求教师调整教案,增加教学目标,这将加大教师的教学任务量,教学压力倍增。
(3)德育渗透的形式单一,学生抵触心理明显
我国教育讲求教书育人,育人所指正是德育渗透。长期以来的积累,德育渗透的内容已经全面整理,学生自小经过不断的渗透性教育,对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常规德育内容感觉厌倦。课堂是教育的主要载体,纸质化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单一乏味,学生严重缺乏兴趣,必然影响德育渗透的效率。师生互动是德育渗透的过程,但师尊生卑的思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育仍然影响深远,教师为维护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气质,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影响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沟通渠道受阻将导致教师难以衡量学生德育知识接受质量,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敢对教师进行反馈,导致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的德育渗透方法
(1)在词汇教学中传递正面的德育信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在课堂上领读讲解词汇,让学生课下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学单词,这种带有一定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单词记忆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倦怠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词汇运用到例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在选取例句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励志的或者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内容,既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比如,在讲解 try to do 和try doing 这两个词组的区别时,try to do 主要表示“努力去做,尽力去做”,try doing 则表示“尝试做……看看”,暗示不奏效,另试其他办法。在让学生练习造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进行造句。在学生完成造句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这样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2)以身作则成为德育榜样
实验证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行为习惯容易被教师模仿,因此,在进行德育渗透前,教师必须端正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在现实中模仿,提升德育渗透效率。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时,保持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人意见,对学生的观点充分尊重,并树立不耻下问的学习品德。在常规教学时,教师难免出现小错误,对此教师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学生面前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在日常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有时间意识,准时开课和避免拖堂,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时间观念。课代表是教师的班级助手,在日常活动中往往能够代表教师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挑选课代表时,不但需要以成绩衡量,还需要求具备良好的德育素质,并率先对课代表进行德育渗透,让其成为良好的班级德育先进榜样。理论德育知识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教师需要从生活小事开始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上课时进行good morning和下课时采用good bye的问好,通过简单的问好语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养成懂礼貌的习惯。
(3)以兴趣为导向提升德育渗透效率
兴趣的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初中英语课堂,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专注力和积极性,主动自觉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让德育知识的渗透被学生有效吸收。生硬的德育讲解容易被学生感觉抗拒,可以结合多媒体的便利性和素材的丰富性辅助初中英语学习和德育渗透。例如通过欧美电影,在电影中挖掘德育相关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动态的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枯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兴趣高昂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力往往更高,教师在此时进行知识传导和德育渗透效率更高。情景教育是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形式,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情景模拟游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例如让学生表现问路及买卖的情景,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在情景中运用良好的语言和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意识。在学生的情景表演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初中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关键在于教师要端正德育教学的态度,制定长期的德育渗透策略,按部就班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高春梅.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德育渗透[J]. 新课程(中学), 2017(5).
(2)郭洲. 德育渗透与核心素养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J]. 校园英语, 2018(46):118-118.
(3)王学英.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科学咨询,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