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杨春瑞
[导读]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任务就是德育教育。
        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任务就是德育教育。而当前的小学生都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当前在小学生的实际教学课堂中,及时准确的通过德育教育对其灌输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和有意义,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我国小学教师要充分的根据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教学实践来采取合适的途径,最大程度的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德育教育。根据当前我国新课标的有关新规定,那就是要及时准确的将德育教育彻底贯彻落实到小学生的学科中,除此之外,还要在尊重我国教学的特殊规律下,在当前教学中及时准确的融入德育教育,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就可以学习到何为真善美,有利于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从而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德育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的主要内涵
        本文所说的德育教育,指的是及时准确的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政治以及思想等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的基础教育。这其实是我国当前学校中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学生全面积极发展的主要核心基础。那么德育教育在融入当前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要严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为主要的指导方向,积极主动彻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程度的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换句话,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及时的把学生及时培养成遵纪守法、具备基本的社会公德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高素质人群。
(二)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而人才除了要严格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及其技能,还必须具备非常好的思想品德。
而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教育。所以说,及时在小学的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相当重要。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模式其实就是课堂教学,其实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及时准确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小学生就会耳濡目染,被积极的培养出爱国主义的情怀,人格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最终就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由此可见,小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地其实就是积极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等一些列良好的品质,这就要求当前的小学教师学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准确的融入德育教育,全方位的培养的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我国小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可以说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可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有很多老师对于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还不够重视,只是简单的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及时完成相关的课堂教学任务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教育的主要本质其实就是正确的育人,而人最主要的品质其实就是德育教育。
        二、在德育教育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对于其教育只是表现于表面,非常的浅显,极大的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指导。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三、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素质的缺乏以及思想观念不到位,没有在小学生课堂中起到积极良好的的带头作用,除此之外,由于德育教育的方法不到位,导致在小学生的课堂中无法积极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直接导致结果差强人意。 

三、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一)高度加强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   
        我国的教育部门及学校要高度加强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才会充分引导学校和老师对于德育教育的反思,才会及时意识到在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若学校及老师对于德育教育对不够重视,那么就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此外还极大的违背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最常见的比如在小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若发现学生出现做题不认真的现象,那么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这其实就是德育教育的一种简单表现,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二)充分的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积极展开德育教育   
        要使德育教育及时充分的融入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渗入德育教育时,充分的融入德育教育。第一,小学教师要及时对小学教材进行渗入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课程中找出跟德育教育吻合的共同点,最大程度的结合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及时准确的展开与之相关的教学。比如会有小学生对于自己不喜欢的饭菜会直接扔掉的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的浪费行为。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告诉学生要珍惜粮食,要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联合《锄禾》的相关诗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事例进行扩展分析,及时教导学生要养成节约水电的好习惯。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加强自身德育修养   
        在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提高德育的素质教育,在小学生的教学中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因为在小学生的认识中,老师和父母就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在进行相关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常见的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的穿着要得体大方,说话要逻辑通顺无错别字。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正确的范围内接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的结果会对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用《论语》中简单易懂的语句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四)及时准确的通过有效的方式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要适当的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最常见的比如,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诸如爱国敬业的活动,还可以举办现场采访抗战老兵的特殊活动,达到增强学生爱国精神的主要目的,还有效的渗透了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思想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些都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教育对学生时代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品德塑造,人格和能力的培养都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德育的渗透具有重要作用,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教育,陶冶爱国情操,注重教学质量和氛围,引入自然,做到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合。而在另一方面,应积极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判断好坏及是非的基本能力,从自身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充分的强化道德的修养,最大程度的为在未来的成长中作出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吕又容.浅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J].文学教育(中),2018(1).    [2]何拴来.浅析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素质教育的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7(32).
[3]刘红德.浅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7:44
[4]王福英.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