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何秀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人才综合素养重视程度的提高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人才综合素养重视程度的提高,德育教育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政治教育的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 初中生 德德育教育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政治教育的工作育教育
        一、引言
        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相对于义务教育其它阶段即小学、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初中教育阶段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13——15岁的花季少年正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所以抓好这一阶段地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未来品德素养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发挥着不可替代地作用。而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所以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效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德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然而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从心理逆反到行为乖张,这都考验着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德育教育水平。因此,寻求新时期下行之有效地德育教育策略,很有次要也大有裨益。
        二、新时期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地不断深入,虽然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但是国外传来以及本土滋生的观念思想也是泥沙俱下,冲击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怀,容易被不法分子煽动利用,这无疑增加了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难度。网络游戏上充斥着暴力血腥等内容,因此,很多初中生沉迷其中,并且冲动模仿,因此初中生犯罪的新闻屡见报端。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出现青春发育的一些身体特征,但是有些学生不能重视自身的变化,进而出现自卑等心理,心理素质逐步变差。不仅影响学业,更影响人际交往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这些新时期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容忽视。
        三、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对策分析
        (一)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前应当对学生深入了解
        德育教育工作重在做细做实,班主任作为管理班集体的主心骨,如何让班集体成为一个大家庭,和学生成为可以谈心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这对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不应该将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只放在班会上统一教育解决,。班主任应当提高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意识,并且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真正去了解学生所以遇到的问题。就以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为例,通过多渠道的家庭情况了解摸查工作,发现班级中存在不少单亲家庭,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大部分表现出敏感心理,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自然学习成绩也较为落后,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前,通过这样的深入了解,笔者在进行具体的德育工作时,可以针对孩子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给予这些孩子以关怀,以倾听,而不是呵斥他们不团结同学,不努力上进。在教育工作中做他们的“树洞”。正如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评判学生的品行,更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就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盖棺定论。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甚至可以去主动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情况,找出“问题”产生地根本原因。与学生一对一地谈心,让学生主动地袒露心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想学生之所想,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大朋友、知心人,他们在班主任心中不是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而是关心关爱的对象。这样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灵活采用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质量一直难以进一步提升的一大问题就在于形式枯燥单一,到期末备考时间紧张的阶段,就连班会可能都是走形式。因此,采用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对于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优秀的影视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方针下,也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去了解抗击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在家学习期间,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和父母长辈的关系,安排学生为父母洗洗脚,帮父母做晚餐,做个有孝心、明事理的好孩子。在校期间,可以开展“德育诵读”活动,每天清晨上课前,安排学生领读《弟子规》、《颜氏家训》等经典德育名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收传统道德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去了解民族和城市的历史,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发展的探究热情。采取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很有效果,对于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
        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德育教育也不仅仅停留在主题教育班会这样一个平台层面。德育教育应当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班主任应当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在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应当根据本阶段的各科目学习进度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历史时,学习到关于近代中国的部分时,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他本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以身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悲壮豪情,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鲜活的题材,德育教育结合历史学习,结合语文经典名句,不仅温习和巩固了所学科目知识,而且无形中完成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站位和道德情怀。在课余活动中,比如通过拔河比赛,运动会接力赛等,班主任在比赛前期的思想宣传中,也包含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因此,将德育教育工作贯彻到学生学习以及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丰富多样,因此进行德育教育也应当采取形式多样的途径。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而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所以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一直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前应当对学生深入了解,和学生成为知心人,灵活采用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走进名著,走进博物馆,融入晨读,融入比赛,与所学科目融会贯通,与所经历的实践活动想挂钩,将德育教育工作做扎实,作为新时期综合素质教育的首位任务,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责任重大,笔者相信,采取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一定能助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一定能助力初中德育教育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63-64.
        [2]葛爱春,葛昌跃.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102-103.
        [3]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