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习进阶理论,搭建初中科学有效学习阶梯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徐志杰
[导读] 学习进阶是一种对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
        学习进阶是一种对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围绕核心知识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知识序列。以学习进阶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效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学习潜能,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明确知识体系进阶台阶,理清知识目标层次,精准实施有效教学
        学习进阶包括进阶终点(学习目标)、进阶维度等要素,其中进阶维度一般是学科内或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概念,通过追踪学生在这些维度上的发展可以了解其整体学习进程。
        科学学科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的教学目标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小学科学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多数为定性、描述性的,主要以体验为主,如简单观察实验现象,旨在让学生留有印象,初步形成概念;而初中科学对学生的要求则进一步做了提升,出现了较多定量要求和分析,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以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对比分析其初中和小学内容上的差异,运用“学习进阶”理论,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学与初中教学目标对比

        虽然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复性,但其关系上是一个知识的不断提升和拓展的过程。其提升有:1.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2.了解声速和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初中教材不只是知识量的增加,更是科学思维的拓宽加深,初中科学应以小学科学知识为教学的起点,做到“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逐步进行扩展和加深。
         二、建构“思路方法”学习进阶,精准实施教学目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是角度、思路和方法的形成,是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为主要形式的,其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定向、操作和内化,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逐步类化和系统化,逐渐熟练化,需要设计合理的学习进阶。下面以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来说明:根据教学内容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素提取如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惯性的概念、惯性的理解、惯性现象的解释。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要求,确定“牛顿第一定律”学习进阶的终点为:会用惯性的科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惯性现象的解释)将“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的进阶层级划分为下表所示: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进阶层级及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首先分析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析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了进阶水平的划分,经过这样的划分,通过在知识、思维、方法上的进阶设置,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了深入的理解,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基础上顺利得出惯性的概念,进阶的终点是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课堂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演示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
        三、利用进阶视角,理解科学概念和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概念学习进阶应关注大概念的发展,随时关注学生概念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判断学生的概念发展水平,沿着学生概念进阶的途径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突破原来认识的局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问题,使概念和相应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教学中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概念发展层级,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高。
        如初中《科学》的八年级上册的“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内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看,气候的学习进阶是从感知、理解到巩固、应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从初中科学基础知识看,主要是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区分天气和气候概念、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等)的时空分布及气候类型的学习。到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更注重原理过程的理解与要素深化及综合思维的悟得,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实现思维品质的高级进阶。
         四、依托进阶理论,通过测评优化教学,促进思维提升
        依据学习进阶记录的水平层次的预期学习表现结果,观察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思维发展层级,为总结和设计各学段的评价工具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可以以此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进阶上相应学段的预期效果。教师可以在每一阶段结束时,选择一种“有序的多项选择题”形式,即通过提供代表不同“阶”的几个选项,根据学生的答案来判断学生所处的进阶层次。再通过反复测评的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达到优化教学目的。
    利用学习进阶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提升,是教学内在的要求,我们要更多地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作者简介】徐志杰 1967年5月,男,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学历: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初中科学教学指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