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罗洪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罗洪罗阿牛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途径的教育行业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加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在一定程度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为基础性课程的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比较大,进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比较差。为此,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其承接小学数学,并且为高中数学做好准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构建数学思维。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或者课后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圆》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圆,在此过程中将数学图形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掌握圆形的定义、直径、圆心角等定义与特点,锻炼学生图形转化能力[1]。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联想。“同学们,如果一面圆形镜子打碎了,你们能不能将镜子还原?”镜子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将打碎的镜子进行还原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还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打碎的镜子进行还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取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并且结合“一次函数”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游乐场?有没有坐过摩天轮?”然后为学生展示摩天轮的动画情境,让学生观察摩天轮的动态变化痕迹。学生观察后进行交流发现,摩天轮的动态变化痕迹为忽上忽下。教师用flash动画将摩天轮的动态变化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一次函数”曲线。此时,教师再次引入一次函数,详细讲解一次函数的相关特点和特征,加深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2]。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连接极为密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学会应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形式比较多,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情境,进而将生活情境引申到数学学习环境当中,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比较多,代数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就能够掌握,而对于几何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逻辑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之间,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视图”一课时,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物体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画出物品各个面的视图,但是对于体积比较大的物体而言,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将小物体与大物体累积起来想象的难度更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物体进行平移和调换,并且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和认知。此时,教师再进行引导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数学思维[4]。
        三、逆向转化思维,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与传统数学教学相比,新时期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逆向思维能力,从计算结果入手,进一步推导数学过程的准确性,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利用以前学习过的SSS判定方法进一步推导SAS判定方法,并且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全等三角形的画图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绘画过程中锻炼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敏感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实现以问促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清楚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构建自身数学思维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利用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重视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逻辑思维,建构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同时还应该注重逆向思维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文波.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 学苑教育, 2019(8).
        [2]娄方才.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考试周刊, 2019(12).
        [3]陈玲.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15):48-48.
        [4]郭东菊, 牛晶. 简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 中华少年, 2019(13):235-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