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数学作业所承担的任务与责任远非学习模式能比。但是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数学作业丧失了有效性的特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引言
数学作业不仅仅是对课文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作业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考查,更重要的是注重他们数学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在多关注学生作业的落实情况下,还要注重作业的实效性。
1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其往往需要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业可以巩固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课后进行作业可以温故而知新,在作业过程中取得灵感和新的数学思路。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都是采取简单的划题,从集体采购的课外习题集或者干脆直接布置课本上的练习题。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部分学生人手一部手机,遇事就百度,很少有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有些学生的作业自己写一部分网上抄袭一部分,更有甚者全部抄袭,正常情况需要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时间解答的作业,往往几分钟就被“解决”,作业抄袭情况严重。部分学生在拿到教师认真批改后的作业不管不顾,根本不看自己作业中的错误,更别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部分学生翻看批改后的作业纯粹就是形式主义,只看题目的对错,至于这道题为什么正确,为什么错误从来不深究。还有些学生学习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偷奸耍滑”,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出现发呆,打瞌睡等现象,在解题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经常因为时间不够或者不会做等理由完不成作业。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调查可以判断,小学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不容小觑,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存在出多问题。教师违背了促进学生进步和能力提升的终极目标,对于提升学生智力和学科素养没有起到正面作用。教师要想发挥数学作业的真正功用,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作业活动,并且在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时多花费时间和精力。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1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学习数学的差异性。只有老师承认这个事实,布置作业也就不会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是学生的知识有所巩固,且发展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就是要对基础题进行研究,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做这一部分题,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能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中等学生来说,老师要布置一些基础题之外的扩展题,让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于优等学生来说,除了做扩展题之外,应该加大难度,让他们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型。教师只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数学作业设置成分层模式,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2在绘画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之二是在绘画中布置作业。小孩子对外界的感悟会用他们的笔进行描述,这是小孩子的特点。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把一些数字,用彩笔进行描述出来。比如把2+1=3可以绘画出一个小孩子和两个大人。又如学习《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一课时,老师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同学们都是顶尖的设计师,为你以后住所设计一座漂亮的房子,看谁设计的又科学又漂亮,然后把设计的图纸拿到教室里面进行对比。比对看哪位同学设计的图案符合数学知识又更好看?让学生在绘画中学习数学。不仅提升的是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还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2.3展示课时作业设计的高效性,把学生当作完成作业的主人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之三是展示课时作业设计的高效性,把学生当作完成作业的主人。作业的高效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明确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好小学数学以及其他科目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学生课上的时间,就能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生团体中是很难养成的。但教师能引导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在学习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趣味性,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些无法在课本上体现的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现,通过一些图片、动画的展示,让学生明白。
2.4学生可自我监督、评价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之四是学生可自我监督、评价学习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单向的,即教师评价学生,但在“新课标”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作用,所以从前的单向评价标准已经落后,而现代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一个多向的过程,即增加了学生自我监督、评价教学过程的环节,从而完善整个学习评价方式.
结语
总体来说,作业的布置形式和方法灵活多变,充满活力,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作业上。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时作业设计中的诸多问题,细致分析上述状况,充分体现作业布置的艺术性和创新性,把握好设计课时作业的形式和方法,赋予作业灵动性,把握好作业的原则和层次,让作业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赢得学生的喜欢,最大化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身心轻松地完成作业,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8:127-128.
[2]刘佳怡.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9(6):103-104.
[3]张美琪.从作业负担到快乐作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时作业的有效性设计[J].小作家选刊,2019(7):119-120.
[4]付长春.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