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丁玉平
[导读] 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较强的基础性,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当进入高中之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较强的基础性,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当进入高中之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再加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初中物理教育也加强了重视。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是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问题及对策
引言
        目前,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那么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为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这样一来,才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初中物理教学自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照目前来讲,在初中物理学科范畴内,关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在自主性方面的行为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学生的物理学习,整体来讲比较的被动。而造成学生学习被动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思想观念比较滞后。在物理课堂上,以师为核心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过于强调自身与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在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和形态的关注上,则比较匮乏。同时,现有的教学手段比较滞后。教师未能站在学生的兴趣角度去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活动。导致物理课堂现有的气氛以及学生的学习空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欲望。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务必要在教学观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做出改进,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化严重
        在如今全新的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教师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先对物理教学产生足够的重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会在行为上产生关注,这是促进初中物理教学高效率的第一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到底谁才是课堂的主体,自己的地位是什么,而不是在不明晰课堂主体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教学,这样只会让整个课堂失去了教学目标。然而,从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自身、学生和课堂的关系,将三者的关系混淆了,课堂上的主体永远是教师本身,而不是学生,学生则永远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失去了自己的主导权。这样就导致在学生心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一提到物理教师,学生只会产生畏惧的心理。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除了和学生保持师生关系之外,还应当培养良好的朋友关系,这是促进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关系。而且,如果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在根源处扼杀了初中学生的创新力和自我认知性。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加以改善,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既符合学生又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偏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这样一来就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影响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创设探究情境,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到物理,对物理的学习充满未知与好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许多学生往往会发现物理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逐渐会失去信心与兴趣,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在物理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为了可以有效地顺利地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那么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与教学内容等,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为学生讲解“重力”的知识时,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找到其中与重力具有密切关联的知识点,如成熟后落在地上的苹果以及不小心摔碎的碗等。利用这些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你们以前可能在家中将花瓶或者是碗打碎过,它们为什么会下坠呢?在提问后,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探究学习与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物理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实验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手段,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究。这样,学生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中的现象,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还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沪教版初中物理关于电路连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不同电路连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绘制,围绕绘制的电路图进行电路的设计和连接。通过这样的动手实操,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分串联和并联,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更好地通过实验掌握了物理的本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借助小组讨论强化探究意识
        在物理课上,教师若想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当中,需要积极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团队型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从而获得较强的发展机遇。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杠杆”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杠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所呈现的物理学规律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物理知识,加强学科认识。
结束语
        综上,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是素质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教学改革全新要务。因此,物理教师要以此为目标前提,对课堂授课模式进行优化与更新。教师要强调学生自主预习,并合理构建物理情境,组织探究讨论,设置探究实验,以及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完全开放的物理学习环境下,对物理学科形成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都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理,并以强烈的热忱和主动意识参与到物理探索活动当中,从而保证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谢旦玛.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02-203.
[2]吉永刚.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45.
[3]林波.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7(14):78-79.
[4]吴进雅.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5]孙宏.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